“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哪里有了共产党,哪里人民得解放……”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直活在全国人民的心中。
带着这份崇敬的心情,我校师生员工每次到北京,都会到天安门广场,缅怀革命先烈,感受红色氛围,汲取革命营养。

1995年初春,学校产业处的同志到北京出差,又一次到天安门广场参观,在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时,看到纪念堂周围种植的乔木不茂盛,甚至个别的已经枯萎,感到与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不相适应。于是就尝试主动联系纪念堂管理部门,请求换种我们学校培植的大叶黄杨。经多次介绍树种的特性和充分协商,在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亲自考察后,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心中向着党,为了纪念堂!全校师生心往一处想,劲向一处使,紧急行动起来。首先,对我们学校培植的大叶黄杨一棵一棵查选评定,做到优中选优,枝繁叶茂、粗壮旺盛的都献给毛主席纪念堂。其次,不足部分到我校荥阳苗圃基地挑选。经过大家的紧锣密鼓、精挑细选,承载着全校师生的一万五千棵大叶黄杨树苗准备就绪。

4月25日上午,学校在3号楼前举行仪式。教育厅领导带来了深深的祝愿;在家人的搀扶下老教授用颤巍巍的双手抚摸着树苗,眼含热泪对带队的领导寄托祝福。校党委书记李友忱满含深情下达了出发的命令。 树苗在校长张百良、副校长杨会武、10位学生代表的护送下,5辆佩挂着“河南农业大学向毛主席纪念堂敬献苗木”标牌的大卡车,带着全校师生的共同心愿、殷殷嘱托,向着北京、向着毛主席纪念堂出发。路上的收费站,见状纷纷赞扬,免收费用,一路绿灯。

1995年4月26日这一天对于农大人来说,意义非凡。下午1点半钟,在纪念堂北院右侧,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隆重举行了欢迎我校师生代表和苗木捐赠的仪式。红底黑字的巨幅会标前,一边摆放着我校敬献的大叶黄杨树苗样株,另一边摆放着纪念堂管理局回赠学校和师生代表们的IBM486微机、毛主席像章和珍本书籍。 校领导身先士卒,带领赴京师生和毛主席纪念堂职工,一起投入了紧张的植树活动。新栽下的660米长的大叶黄杨绿篱,油绿青葱,整齐闪亮,给庄严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增添了几分绿意和勃勃生机。 随后,纪念堂工作人员和我校师生代表一起,将通碑体高83cm(象征毛主席在世83周年)、底座重76kg(寓意毛主席1976年逝世)的“太行红一号”花岗岩纪念碑,立在了纪念堂大院东门内北侧的绿篱拐角处。碑石中央刻着“师生心愿”四个大字。 学校以此为契机,与毛主席纪念堂结为共建单位。

25年过去了,在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园艺职工的精心养护下,我校师生运送、栽种的黄杨绿篱,生机盎然,郁郁葱葱,深深地传达和寄托着河南农大人对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