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宋滕钊 王景隆)5月11日,学校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豫农605”“豫农612”在观摩会集中亮相,向农业专家、种业从业者与种植户展示其高产、抗逆、广适的突破性优势。原校长介晓磊教授,农学院郭天财教授,科学技术处、社会服务处、科教园区管理办公室、农学院负责人参加活动。
在西曹村庆丰农场成方连片的麦田里,小麦株株挺拔,麦芒挺立,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今年天气干旱,没想到这里的小麦长势还这么好,近期遭受大风侵袭,这里的小麦依然屹立不倒且保持稳定生长。”现场观摩人员发出由衷的赞叹。
作为“豫农605”“豫农612”的育种人,农学院詹克慧教授站在示范田里就两个小麦新品种的特性、产量、品质、抗逆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选育小麦新品种,除了要求高产稳产之外,还要具备两个重要的特性:一个是耐倒春寒,还有一个是抗倒。如果这两个不过关,是很难进行大面积推广的。”詹克慧说。
这两个新品种,正是针对黄淮麦区的“痛点”而生:“豫农605”以抗倒伏、耐倒春寒、节水节肥为核心优势;“豫农612”则主打高产、耐逆与广适性,尤其是耐穗发芽,抗干热风、落黄表现非常突出。“豫农605”具有亩产800公斤以上的产量潜力,在同等水肥条件下可获得更高的产量,为农民节本增效提供了新选择。该品种2020年5月通过河南省审定,并被列为河南省重大品种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项目补助品种之一。近年来,“豫农605”已在河南、安徽、陕西等地进行了大面积推广。
“根据多年试验示范和生产推广应用,‘豫农612’综合抗性好,丰产性比较突出。是我心目中比较理想的小麦品种。”在观摩会现场,郭天财对“豫农612”评价道,“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是构成小麦产量的三个因素。该品种亩穗数超过40万穗,结实性非常好,平均穗粒数在40粒左右,与良法相结合,千粒重将超过50克。算下来亩产量能达到800公斤。”
“‘豫农605’‘豫农612’是河南农业大学选育的明星品种,我们将持续深化与河南农业大学合作,扩大示范基地建设,推广种植面积,让优质小麦品种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农民增产增收。”舞钢市德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魏克效对品种推广满怀信心。
编辑/黄璞 杨钰晨 审核/赵建中 签发/周红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