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座谈会现场
本网讯(通讯员 李磊 王永华 摄影 段剑钊)在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国务院《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关键时期,3月13日,全球智能灌溉领域龙头企业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高管团队到访我校牵头的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筹)。
双方聚焦河南省新一轮“双一流”创建中农业智能装备攻关需求,围绕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中“旱作节水增粮”核心目标,就大田作物节水技术创新应用进行座谈交流,并达成产教深度融合的战略合作意向。这一合作标志着我国主粮生产向智慧节水迈出关键步伐,也是河南农大推动新农科建设与国际标杆接轨的重要实践。
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助理朱芊绵表示,时值全国两会提出“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的战略指引,企业将深度融入黄淮海“吨粮田”产能建设布局。朱芊绵表示,河南作为中国首个农业产值破万亿的省份,将成为智慧灌溉技术集成创新的战略枢纽,双方合作将助力实现亩均节水30%、增产15%、节肥20%的既定目标。
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筹)执行主任、农学院副院长殷贵鸿对耐特菲姆公司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筹)和农学院的发展历程、科研优势和合作希望,并就双方合作提出五点路径:一是成立联合研发中心,研发适合黄淮麦区的智能灌溉系统。二是打造“百千万”科技成果示范基地,创建节水增产技术新模式,树立高标准良田新样板。三是开设“精准灌溉”专项人才培训计划,提升创新能力。采取“本科生、研究生顶岗实习”“推荐优秀毕业生就业服务”等形式,助力双方开展实质性合作。四是互派技术团队深度合作,培育一批专业技术人员。五是联合申报政府间国际农业合作项目。推荐青年教师或高年级研究生在合适的时候到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进行访学或合作交流,进一步提升中心的国际影响力。
当前,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筹)正在积极构建“基础应用—技术突破—模式集成”的全链条创新体系,此次与耐特菲姆的合作,将助推种质创新与智能装备的双轮驱',为创建“特异品种 数字灌溉 精准调控”三位一体的产能提升新模式,改写传统灌溉模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编辑/黄璞 杨钰晨 审核/方芳 签发/周红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