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欢迎你!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服务

科技赋能乡村建设 垃圾化身绿色资源

河南农业大学专家助力乡村垃圾处理
时间:2024-05-25 09:59:23 来源:党委宣传部  阅读:

座谈现场

调研现场

本网讯(记者 黄璞 李锦)近日, 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李成吾一行赴我校教学实习生产基地——登封市白坪乡西区垃圾处理场,围绕我校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展开调研。党委宣传部、机电工程学院负责人,乡村振兴研究院相关专家陪同调研。

“没有河南农业大学专家教授的帮助,咱这垃圾处理厂根本建不起来”马窑村垃圾分类处理厂厂长栗划介绍了垃圾分类处理场的基本情况,并就河南首家乡镇垃圾处理场的“四化”探索方面,介绍了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张秀丽教授团队长期与垃圾处理厂的技术合作方式和支持白坪乡乡村振兴工作的具体方法。

“十多年了,感谢农大的专家,厂子是你们帮着建设的,现在还年年来指导。”栗划表示:马窑村原来是伏牛山区的省级贫困村,2012年,为了配合矿区美丽乡村建设,马窑村想投资建设一个垃圾处理厂。村里四处考察,发现最便宜的一套设备也要1600万元左右。这对贫困山村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栗划于是决定自筹基金、自行建设。可是,盖垃圾处理厂可是个技术活,设计图和技术从哪来?栗划直接找到了我校张秀丽教授做技术顾问。张秀丽团队历时三个月,多次实地测绘、外出考察,免费为垃圾处理厂画出了设备设计图,并全程指导安装建设。8个月摸爬滚打,竟然真搞了出来。

现在,每天清晨,一辆一辆的垃圾运输车把各个自然村的生活垃圾运往垃圾处理厂,农民们也把畜禽排泄物、秸秆等送到垃圾处理厂,换走一车一车的有机肥。不仅换肥料,还可以换生物燃料,供炊用和取暖使用,也可换大棚保温毯、塑料线扫帚等生产、生活资源。垃圾处理厂还可以生产出6种终端产品。包括:有机肥、垃圾油、炭黑、生物质燃料块、塑料线扫帚、包装、保温毯。这些产品,农民按需兑换。一时用不着的,可以暂存厂里,需要时随时领取。

张秀丽教授团队充分结合农村生活垃圾特点,针对农村生活垃圾连续处理工艺难、塑料与渣土有效分离水平低、分类产品资源化转化程度低等难题,长期攻关、潜心研究设计出一套先进的垃圾分类处理工艺。采用仿生技术设计深度分选装备,实现废塑料与渣土的分离;对分类后组分进行产品转化研究,主要包含塑料转化为窨井盖技术,大颗粒生物质压块技术;对分类后的细渣土通过机械生物处理技术进行肥料化处理,实现连续生产,达到对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消的效果,基本实现生活垃圾的有效分类,进一步推动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在于“无害化”技术,通过张秀丽团队提供的技术支持,马窑村垃圾分类处理厂已达到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产业化。在厂区发展过程中,已经取得了12项专利,实现垃圾分类处理后变废为宝,让垃圾转化为有机肥、生物炭、生物油、塑胶窨井盖等,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目前,生产的有机肥已通过农业部郑州站认定,有机肥和塑胶窨井盖已初步实现批量生产。

就是在马窑村这个小山村里,一个以农民为主体、高校专家为指导的实践探索,让人们看到了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曙光。相信通过我校与马窑村的深度合作,这种以农民为主体、高校专家为智囊团的模式,将会成为推动我国广大乡村地区环境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未来的马窑村,将成为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农村在绿色转型之路上的坚定步伐和辉煌成就,为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一条新的技术路径。


编辑/黄璞 杨钰晨 审核/邓振营 签发/周红飞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