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欢迎你!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农大

【河南日报】培育新品种攻克“泡桐癌症”

时间:2016-01-09 14:43:39 阅读:

【河南日报】2016年1月9日第3版

图为由河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培育的四倍体泡桐在安徽阜阳推广种植的丰产示范林

图为由河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培育的四倍体泡桐在安徽阜阳推广种植的丰产示范林

 

  本报讯(记者杜君)1月8日,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选结果揭晓,由河南农业大学、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开展的“四倍体泡桐种质创制与新品种培育”荣获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泡桐是我国主要速生用材和农田防护林树种,在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粮食安全、出口创汇和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现有的二倍体泡桐品种存在自然接干率低、抗逆性弱等问题,使得六成以上林木易患“泡桐癌症”丛枝病,严重影响了泡桐种植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针对上述问题,课题组历时19年协同攻关,集中开展了四倍体泡桐种质创制和新品种培育研究工作,实现了四大创新。一是首次建立了四倍体泡桐种质创制体系,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四倍体泡桐种质资源库,为林木多倍体育种提供了技术支撑。二是培育出5个优势突出、特性优良的四倍体泡桐新品种,解决了现有二倍体泡桐品种生产中存在的自然接干率低、抗逆性弱的主要问题。三是阐明了四倍体泡桐新品种优良特性的分子机理,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张白花泡桐基因组精细图谱,引领了泡桐基础生物学研究的方向。四是创建了一套四倍体泡桐苗木繁育和丰产栽培技术体系,提升了泡桐栽培的科学化和标准化水平,为泡桐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截至2014年底,上述四倍体泡桐新品种已在河南、安徽、山东等全国泡桐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累计栽植四倍体泡桐新品种1021万株,实现产值24.77亿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