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熊二辉)4月29日,我校举办首届“明湖”作物学博士后创新论坛。学术副校长汤继华,省人社厅博士后与留学人员工作处处长、省博管办主任王君,省人社厅博士后与留学人员工作处副处长周得现出席论坛。人事处、农学院,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负责人及作物学科群近百名博士后参加论坛。论坛由作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站长主持。

学术副校长汤继华介绍我校博士后工作情况
汤继华简要介绍了我校博士后工作有关情况,并结合自身的博士后工作经历,强调了博士后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示要把博士后作为我校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实现“双一流”创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完善招收政策,加大资助力度,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打造青年人才“蓄水池”。
王君对我校近年来的博士后工作给予了肯定,就博士后招收、培养,博士后管理、流动站建设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和相关制度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对学校下一步的博士后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来自作物学科群的15位博士后,分别围绕玉米铁营养强化基因的克隆及应用、秸秆生物质光发酵制氢过程光扰动效应研究、作物E3泛素连接酶OsPIE3平衡抗病性与籽粒发育的分子机理、生湿面条表面黑点形成及预防机制研究、氟啶虫胺腈诱导棉蚜再猖獗机制及对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评价、禾谷类作物孢囊线虫快检技术开发和抗病基因挖掘等方面介绍了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下一步计划,回答了专家的提问,并与参会博士后进行了现场交流。
经过与会专家认真评审,共评选出优秀报告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据悉,“明湖”博士后创新论坛,由我校作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发起,旨在搭建博士后研究人员学术交流平台,激发在站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完善培养体系,提升培养质量,助力创新驱动发展和学校“双一流”创建。
编辑/黄璞 杨钰晨 审核/王道文 董永 签发/周红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