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欢迎你!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春之光

切不可荒废了课余这块自留地

时间:2016-05-10 17:26:36 来源: 食品 唐为闯 阅读:

 

  近日,澎湃新闻网报道,国内知名高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出台规定:不允许学生在寝室内用电脑或用手机玩游戏,辅导员一旦查寝发现,第一次警告,第二次没收手机或电脑……哈尔滨工业大学出台的这条新规,将这所名校推上了风口浪尖,有不少网友直呼“学校无权干涉学生的私生活空间”。
  且不评论学校的做法是否偏颇,反观现在大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你会发现:玩手机、打游戏、逛街等几乎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主题,而这些明显与学生的学习任务背道而驰。
  宿舍里游戏厮杀,灯火通明到天亮,课堂上争坐后排“趴倒一片”。白天睡觉、晚上玩乐几乎成为大多数人的作息方式。这样黑白颠倒,毫无节制的生活让谁来管?父母不在身边,同学朋友不具有影响力,任课教师也疲于应付。于是,就出现了哈工大这样的情况。学校想依靠制度来管理学生,却被学生指责干涉私人空间,更有学生表示“准备去网吧继续玩”,“9点到11点查寝,那就11点以后玩。”
  这样的矛盾,到底该如何化解?
  大学是学生价值观确立的重要时期,如果被用在虚拟的网游、网聊上,显然是不利于成长的,因此必须要有节制。然而大部分学生在高中时完全依靠学校的约束,养成了被管理的习惯,自律能力很差。到了大学,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则成了滋生堕落的土壤。所以依靠学生自我约束几乎不太可能。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部分学生选择游戏人生的很大原因是自己没有人生理想,而同宿舍的人也没有,于是就造成了“一人玩,人人玩”的局面。没有目标和理想,生活自然浑浑噩噩。因此,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理想十分重要。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心理辅导、讲座宣讲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高校里,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沉迷于游戏和网络,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具备一定的自我约束力。他们有的在学业上成绩斐然,有的助人为乐做好事,还有的在其它领域取得佳绩。那么这一部分人便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榜样需要弘扬,通过对这部分学生的表彰和宣扬,让更多的人学习到他们的品质和精神,从而脱离懒散的生活,重新自我规划。
  有一句谚语说:“要想除去杂草,最好的办法是种上庄稼。”同样的道理,要想改变学生颓废的课余生活内容,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充实的活动代替。
  大学是一个崇尚自由的地方,除了学术也应该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果能在学校的带领下,寓教于乐,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把学生从手机里、电脑里、宿舍里吸引出来,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食品学院举办的“厨王争霸赛”。来自该学院的36个班级共100多名学生舞勺弄铲,制作出108道精品菜肴,为大家带来一场饕餮盛宴,打造新的“满汉全席”。这次活动就取得了师生的广泛好评,还有云南师范大学举行的大学生围棋联赛等。
  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770万,比今年增加21万多人。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成长成才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与否。大学生在自我成长的同时,高校也应采取措施关注学生的课余生活,关心学生的心理状况,帮助学生成长,进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