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级旅游管理专业,河南农大大学生记者团新媒体部部长、新媒体发展中心学生记者(官微负责人之一)、林学院团委委员,2015级园林绍骙班助理班主任,雷锋站办公室主任……她擅长写作和新媒体,视角独特,在校园宣传方面表现优异,现已在人民网、中国青年网、《河南日报》等媒体等发表稿件50余篇。此外,在校期间,她表现突出,荣获2015年挑战杯项目省级一等奖、2015年国家“希望工程激励行动励志成果奖”、2015年中国国际郑开马拉松赛校园传播大使、2015国家社会实践专项“印象辽宁 梦想中国”最美团队负责人、2014年荣获国家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资助证书”、2014年“四点钟课堂”公益项目展评荣获省级一等奖……看到自己的简历,总会有点沾沾自喜,能拿的出手的不只是学校给我的荣誉,还有很多拼到省和国家的项目,觉得大学两年没有白过。对于助班,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把最基本的工作做好,能够借鉴自己的经验,尽己所能的让他们了解大学,可以给他们引一条正确的路。DUANG,当得知我是园林绍骙的助班时,其实是拒绝的……突然间想起了一段话:“绍骙实验班”以培养拔尖创新素质人才为目标,在农学、园林等6个一本专业招生,实行导师制,配备优质教学资源,是我校拔尖人才培养的有益探索……难道真的要让我这个学渣去带一群学霸吗?了解了绍骙实验班的培养方式,及上一届助班的带班经验,当然还去询问了老师的建议,猛补了一些简单的园林知识,然后跌跌撞撞地开启了我的助班生涯。
报到时,只记住50%学生的脸,名字还认不全,只想说证件照毁一生,班里每个人都很美丽。
第一天晚上,差点把嗓子喊哑,并罚班级同学写了检查,每人写“申婷助班”500遍,不管是不是严格,下马威算是做到了。(写检查还得想,还得百度,多困难,所以还是写些不用脑子的比较好,但事后竟然听说有人半个小时就写完了,还是我不够严厉吧)。
体检、领马扎、分宿舍……很多很多的小事情,每次通知时,都会分点分条列清,并在最后加一句话———“把简单的事情做好”。
专业介绍,大家自我介绍那天,突然发现班级同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个人都很厉害,很可爱,让我又对他们有了新的认识。
因为专业实习,要离开一周,在临走之前交代事情后,问了一声:“绍骙是最棒的班级,没有助班,它依旧最棒,对吗?”你们在用自己最大的力气喊:“对,绝不给助班丢人,决不给绍骙丢脸”!当时有点心中有种感动。
在实习期间,仅仅通过网络联系,知道你们所有的事都办得很顺当,但还是和个“事儿妈”一样,去反复说“把简单的事情做好!”,而你们却说“什么时候回来,助班想你了!”“感觉现在和没娘的孩子一样!”“快回来!”
实习回来第一天,我无助地在篮球场中间喊“绍骙班集合”,一开始都没人过来,好久才集合完毕,然后又是一顿训:“都不要去懒散,干什么都要保持激情。”
选班委那天,每个人都按照我的要求,上去说了,选了,结果也是自然而然,没有任何异议。突然间想明白,其实一个集体的负责人是自然凸显出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是缘分,而不是强求。
军训结束那天,最后开了一次助班参加的班会,说了很多工作,也解释了很多,最后也只是希望班委可以各司其职,相互合作,最好能上个早晚自习,坚持一些好习惯。
短暂的助班经历让我有了很难忘记的体会,更是对我的大学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成为助班后,觉得能把最基本的工作做好就已经足够了,当然也给带的同学们讲了很多:“得到的东西,自然而然属于你,没有得到,只是缘分问题,不要强求,就像竞选班委。每个人性格不同,想法不同,积极参与就好,选择最适合的大学生活,即使是绍骙,也要丰富多彩。但一定要记得,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学会选择和放弃,不拖沓就足够了。”
在和新生们讲述的时候,我忽然间觉得自己顿悟了。进入三年级,我做了很多的决定,也放弃了很多东西,未来越来越明确。也以此文章纪念一下这段助班的日子,它像一面镜子,让我更加看清了自己。
感谢那些当助班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