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欢迎你!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春之光

浅谈勾践破吴

时间:2016-06-11 21:02:10 来源: 理学 史永刚 阅读:

 

  古人云:“苦心人,天不负,三千兵甲可吞吴”。翻开历史的记忆,越王勾践的威严犹在。那是由心发出的一种凌然气质和洒脱。脱去显贵的“龙袍”,散发披肩。草鞋粗衣,犹存王者风范。我想:这大概和“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一个道理吧!
  当一个人拥有某种特殊的气质,外部的影像压制不了品质本身的释放。他,屈身为奴十载,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在岁月的沉淀中终于完成了“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的破吴大计。拚弃“男儿膝下有黄金”的世论,蹲下高贵的身躯,任凭吴王踏贱。他是夫差的马夫,奴隶一样服侍吴王,我们难以想象一个王者屈身为奴时所受的侮辱。
  一个人只有心里时刻想着某件事,并且持之以恒为之奋斗,才方可成功。正如莱蒙托夫说:“我离群索居犹如空旷的帝王。”我想勾践为奴于吴的心境用此句修饰再恰当不过了。
  古人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在我看来人和尤为重要,因为勾践破吴的背后离不开众多大臣的信任和帮助,其中范大夫范蠡尤为重要。
  我想用“一骑浪子”来表达对范大夫的钦佩,范大夫忠于越王,为了君主霸业,舍弃了与西施姻缘之恋。唯有范蠡的机智勇敢才能将霸气凌然的勾践找回自己,唯有范大夫才能审时度势知道越王应当做什么才能伐吴取胜,是范大夫运筹帷幄帮越王下了一盘伐吴大棋。当越王想要放弃的时候得到的是范蠡的冷静劝诫与鼓励,最终完成了讨伐吴国的大计。
  所以在我看来,勾践破吴正是勾践范蠡珠联璧合创下的一番功绩。勾践用他的踏实践行,积极采纳范蠡的忠实劝谏,加上范大夫的聪颖博文,书写了历史。
  孔子云:“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现在你我正值风华,青春是一段永不再来的美好时光,读书吧,我们应从古史中汲取必要的养分,让正在茁壮成长的心灵之花怒开绽放。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