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一天,12月14日,正在上班,突然接到校报编辑部电话,很是意外,电话那头说明来意,约稿,让我写点跟校报有关的故事。倏地意识到我们的校报即将出版第700期,校报学生记者的那段经历,一时涌上心头,过去的一幕幕浮现脑海,竟让我不知该如何铺展开来……2006年,迈进大学校门。在记者团招新时,经过笔试面试,我进入了校报记者团。那时的我,稚气未去,对一切都充满好奇。经过试用期,我成为了记者团一名学生记者,这也让我有机会能近距离地和这个组织相识、相知、并且相爱。
校报记者团与其说是校园学生组织,不如说是个温馨的大家庭。在这里,大家畅所欲言,为了当期报纸的选题策划、分工协作,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在这里,我遇到了大学期间的良师益友,师长们给我的谆谆教诲,尤响耳边;在这里,我学会了用朴实的文字,记录生活,表达自我。都说丰富经历,感悟人生,这话不假,在校报记者团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努力把握机会,积极历练自己,汲取学识,内化于心。
2010年,本科毕业,至今已有五年。五年的光景不长,也不算短。在这五年的时间里,我们有了温馨如家的许昌校区,有了美丽如画的龙子湖校区;在这五年的时间里,我们的校报格调更高,由黑白四版,变成了彩色八版,新人新事,内容充实,领跑其他高校校报;在这五年的时间里,我收获了研究生学业,结交了新的朋友,更重要的是,遇到我现在温柔体贴的妻子。每当和爱人聊起农大的历史积淀,聊起校园的点点滴滴,聊起在校报当学生记者时的那段时光、那些人和那些事,总是能格外吸引她。我会跟她分享,第一次穿梭于学校文化路校区和桃李园学生公寓,和小伙伴们派送最新报纸到每一个宿舍时的责任重大;第一次跟随编辑部周红飞老师,参加郑州电视台节目录制时的兴奋激动;第一次在校报上发表随笔时的惊喜意外;第一次领取文章稿费时的满心欢喜;第一次在省级报纸上发表文字时的自豪骄傲;第一次和好朋友麒洋在行政楼做采访时的莫名紧张。那些第一次,让我收获了大学的丰富精彩,也给我留下了温暖的回忆。曾经的校报学生记者身份,注定会成为今生弥足珍贵的一个印记。那段经历的感悟和收获,注定会常驻我心,沉淀下来,已成为独属于我的一种精神,催人奋进,刻骨铭心。
毕业这五年,新媒体,让我们的校报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无论身在何处,打开手机,默默地关注和点赞校报各种形式的展现,它让我看到了农大精神的薪火相传,校报的蓬勃生机,在校学生记者的忙碌身影。每当想起在校报记者团的那几年,我内心总是阵阵涟漪。毕业后,当年结交的良师益友并没有忘记我,虽然大家天南海北,都在各自的行业圈子里奔波忙碌,但是偶尔的闲聊攀谈,总能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分外亲切,也许是源于共同的过往吧。此刻,听着朴树的《那些花儿》,心因触动而感伤,不可名状。朋友们,你们都还好吗?
值此回首,拼搏在路上。祝愿我们的大学基业长青,祝愿我们的校报风采依旧,最后祝愿我们大家都有一个好的前程!
作者简介:郭巍,男,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2010年毕业于我校理学院。201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目前供职于洛阳瑞泽石化工程有限公司管道设计部,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