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元宵节是从正月十五清晨就开始过的,根据本地传统习俗,大家都很重视早上的这一顿团圆饭。睁开朦胧的睡眼,天地间还是一片苍茫的夜色,稀疏的星点像钻石般闪亮,皎洁清幽的月光衬托得大山里的凌晨更加静谧,遥远的山那边时时传来震天的炮声———啊呀!那边的元宵节已经开始啦!
我那可爱的小村落在凌晨就已经亮起了灯火,苍茫的夜色里显得那样温暖。屋内的炉火烧得正旺,鲜红的泥浆流动着,映得家人的脸都通红。厨房里一派热闹景象,大伯掌勺,母亲和大妈帮衬着。两口大锅,一锅累放着层层蒸笼,此时正慢慢释放着蒸汽,夹杂着肉的香甜和鱼的鲜美,众人皆知那是大伯的好手艺———将新鲜的肉与鱼碾碎混合,加以适量淀粉,通过清蒸做成糕状,切一片放入口中,入口即化,满口留香,让人不禁啧啧称赞,这是多么令人眷恋的老家味道啊!而另一口锅,则承担着更繁多的任务。在那有限的空间里,肉丝由软变硬,红萝卜散发出清香,粉丝变得柔软,辣椒挥发出诱人的辛辣,紧接着是家人们一阵阵急促的咳嗽声……一切,都在挑逗着我们的味蕾。
辛苦了很久,其实并不仅仅为了我们自身的享乐。中国农村自古以来就有春节祭拜祖先的风俗。拿粗犷大碗盛上三四碗猪肉鱼肉,摆上塑料制的古典素朴的红酒杯,由家里最年长的大人,拿着家里最好的酒,小心而充满敬意地把酒杯倒满,嘴里虔诚真挚地邀请祖先们欢度佳节。毕了,家人围成一圈,为祖先们烧纸,用噼里啪啦的炮声再送走他们……对于我们青年人而言,这里面多少含着迷信的意思,但真正身临其境的人们,其实真的能感受到一个家庭的虔诚:后人对于先人的遥远怀念,长辈对后辈的深切期盼与希冀,家庭的团结与温馨,以及每个人对于曲折复杂的生活历练的感激,还有对美好生活的祝愿……这一刻,他们是最幸福的!
在鞭炮声中,我们也开始了一家人的团圆饭。我很感激让我生在这样和乐的四世同堂大家庭,尽管它不富裕,尽管它饱经风雨沧桑,然而我们并没有离散,每年我们都在这张餐桌上齐聚,为团圆干杯!为美好干杯!为我们的故事干杯!
在我心里,中国农村最美的夜晚一定是元宵佳节的夜晚!上元之夜,在那没有高大美观的霓虹灯的黑色幕布上,处处闪亮着星火,绚烂而又温暖,即使是大山里,也摇曳着电子烛光,那是朴实的人们为祖先亮起的,以照亮他们“回家”的路,多么可爱的人们!那些灯盏啊,错落有致,远远看去,橘红的光,就像是远处人家透出的灯光,万千灯盏,组成的正是美丽的人间!而天际,在山与山的重逢处,总会不时燃起烟花,就像黑色花坛里绽放的一朵七色花,苍茫的夜色见证着别具一格的美丽!与此同时,山那边不时会有巨大的闪光,就像神话里神人诞生时的奇异景象———啊哈!那是震天的炮啊!只是山这边的我们已不能听见巨大的声响。大山里的佳节,自有它的热闹与静谧……我不能忘怀这美好和谐的元宵记忆,它让我释怀,让我无限感慨,它已存在我的生命里,在我远行的路上倍添温暖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