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的梦是最质朴的,或许一个棒棒糖的欢喜就足以让昏暗的天气弥漫着幸福的味道。
而经过十数年奔走的成长,眼睛也开始闪着希望的光芒,可以为了心头的梦做最后一个亮灯的人,可以在清晨的读书后喝下一大杯苦咖啡,可以在大家的不解下坚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选择生物,坚定科研,内心从未如此决然不后悔,因为我深知,我的梦,当与未来齐肩。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于我而言太大,我只能内修于心,外显于形,固化于态,修明自身,才可走未来之路。
因为爱所以爱,选择到自己喜欢的专业是幸福的。在叶子的翠色中看到欲滴的生命,在枯槁的枝条闻出生物的喘息,在阳光倾洒的小路上从嘈杂的鸟蝉合鸣中品出生生不息……所有的经意与不经意间,对生物科学的那份挚爱,早已超脱每日的喜怒哀乐,甚至无法用言语来描绘那种好奇与激动。
所以,我的中国梦,无非是静下心,沉下去,一点一滴地搞实验,做研究,细心观察。用笔和纸来描摹,用图片来缓存,同时用显微镜和知识来发掘出生命的美好。
知识武装了大脑的人才能成为机会与命运的偏宠。在高三那段为梦想坚持和拼搏的日子里,把吃饭的时间精确到分秒,把走路的频率加快,连跑步前再背几个单词都是览过心底的加速。铺陈开来的是各种的模拟,卷子日复一日叠加,累积重叠的考试复习资料堆满了身旁可以施展的地方。考试频繁到几乎毫无空档,也会不安地等着成绩,每一次起伏都成了欢喜与失落的轮转。那时,神经绷紧,甚至于开玩笑,都是关于考试的笑话。每天抽出半个小时时间写日记,写下所有的惊恐和对未来的怀疑害怕。好在,我在不断重复默念着自己的梦想,想着我所憧憬的生物科学以及关于研究的各种波澜惊喜,不断鼓励自己要奋加努力让自己的梦想有天可以与未来齐肩并行。
阳光刚好,心事正少,步入农大的我终于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有天在教学楼里迷路走到走廊尽头,听到清晰流利的英语,我不禁伸头去看,望见一个学姐拿着四六级的书反复背诵着,那种为梦想而闪烁的火苗瞬间震撼了我。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充斥着不确定的色彩,尝试从未涉猎的活动,体味各种才情与文娱的盛宴,还是记得那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定,但坚持却真的很难了。每天早上五点半自然醒,又或者提前延后几分钟不用闹钟,自有梦想督促的声音,唤着仍在为梦不止的我。背书,预习专业课,新闻时事,把生活安排得紧一些,把思绪收放一番,让未来更临近一点。
《绿色颂》的“严谨求实攀高峰”让我在吟唱中体会到一种认真与负责。现在的我,已经内心坚定,习惯着早起,也依旧会在看到显微镜下的切片色彩诧异,依旧会在赶课时奔跑,依旧喜欢看书码字用笔来记录点滴,依旧努力,依旧上进,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因为我深知我的梦,当与未来期间一个个梦想串联,一定能结出果实,那果子甜蜜而美好。
编辑:孙淑娥 郭治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