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梧桐的认识,源自于家乡村头那棵有着上百岁树龄的老梧桐树。自我记事起,那棵老梧桐树就以粗大的枝干和凹凸的纹理,展现着岁月的沧桑与生命的力量。可有一天,村里来了一群人和几辆车,于是老梧桐树就从村头消失了,只留下一片狼藉。
梧桐的魅力在于它的谦虚、朴实。它虽然没有杨树的笔直,却绝不失树的风骨;它虽没有柳树的婆娑多姿,却绝不失树的风采;它虽没有松树的坚韧,却绝不失树的挺拔。梧桐树深深植根于地下,是为了吸收充足的养分,也是为了抵御凛冽的大风,也正因此显得特别稳重。它的叶子又多又密,一片挨着一片,不留一点儿缝隙,金色的阳光洒下千万道光芒,让梧桐树的叶子仿佛镀上了一圈金边,枝繁叶茂的梧桐树像是一把遮阳伞,留给人们一地清凉。淡紫色的花开时并不耀眼,但一阵风吹过,顿时那一方天地都充溢着甜蜜的花香,行人莫不欣喜抬头。而它的果实是小小的,一颗颗地就藏在枝叶的空隙里,等叶落得多了,才不得不显露出来。梧桐是一种高大质朴的树,也是一种默默无闻的树。开花,成荫,结果,都不以为傲,默默地坚守在北方风沙的最前线。
梧桐的品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它既有草木的纯粹,又有人一般的傲骨。《诗经< 大雅>》中有记载:“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在我看来,没有哪一种树木有这样高的格调,能够成为凤凰的栖息之地。而且,它不只是活在神话和我们的想象中,它就在我们平常不曾注意的转角处。
秋日的街道不时地有落叶一片片地凌空飘落,许多叶子迎着秋风,飘飘悠悠,打着旋儿飞落,活像一只只蝴蝶儿在林荫道飞舞,提醒着人们四季的更迭,这也是梧桐最美最感性的时节。秋天的梧桐在细雨的点缀下带有忧郁、感伤之美,白居易就有诗道:“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梧桐叶落,落的是岁月容枯,升的是孤独忧愁。梧桐有请人亦有情,我最喜欢秋日的梧桐,不只因为它的叶落伤感之美,更是它对于秋天的感怀,正所谓“梧桐知秋”。而深爱梧桐树的我,从不忘记感受它在秋日阳光下,枯黄的树叶所反射的温暖,像泛黄的相片,散发着长长岁月里的美感。
梧桐、落叶、细雨,作为秋日的独特元素,这些简简单单的意象千百年来引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赞咏。“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里,有秋天悄然而至的新凉和少许的寂寥,似乎梧桐叶落昭示着一年间繁华的落幕和萧瑟时光的到来。但“未觉池塘春草梦,满阶梧桐已秋声”里,更多的是对光阴易逝的警醒,和珍惜光阴的自我鞭策。朱熹的理性显而易见。他跳出了传统文人伤春悲秋的思维窠臼后,自然多了一分豁达气象来,这也是我对朱熹的敬佩的由来。
秋日已至,又到了梧桐叶落的的季节,我期待独自一人走在梧桐叶落的小路上,在夕阳下欣赏梧桐的知性之美,感受季节轮回的美好。
编辑:孙淑娥 郭治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