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欢迎你!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春之光

架车里的回忆

时间:2017-11-15 21:14:43 来源: 农学 李玲莉 阅读:

 

  在上街区通航社区的集市上闲逛,碰到了一个摆满了各种手工木制品的摊位:有炸爆米花机,有玩具小弹弓,也有从井里汲水的提桶……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一辆小架车。看到架车的一刻,我的思绪也飘回了孩童时代。

  架车是用很结实的木料做的,两边装有两个像自行车那样的轮子 (比自行车要粗一个号),两根长而平直的车把,中间一根结实的攀绳。这种架车,是农村人必不可少的运输工具,在没有机动车的年代,全靠它来运输:种田用它往地里运肥,往家拉麦子和玉米,建房子用它拉土拉砖头。
  架车陪伴着我长大,以至于长大后,对于木制的东西,我一直情有独钟。也许是因为木头散发出的天然清香,也许是有比起塑料更让人踏实的厚重感,更重要的大概是睹物思人吧。
  我从小在姥爷家长大。姥爷是一位木匠,家里的桌子、板凳、柜子等只要是用木头做的家伙,必定是姥爷亲手打造的。有一次看到邻居家的小孩拿着从街上买来的玩具剑,我便嚷嚷着让姥爷给我买。姥爷当即支起大板凳,拉起小锯子,用木头给我做了一个,那模样丝毫不亚于别人买的塑胶剑。
  慢慢地,我长大了,知道心疼姥爷了。尽管我是个女孩子,但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我就会帮姥爷拉架车了。架车上装着两袋小麦,我在前面拉着,姥爷在后面推着。拉到打面的地方,看着麦子从打面机里进去,出来的是白花花的面粉,感觉特别神奇。
  田间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我们虽不种地,姥爷却也少有闲时。不是房前屋后种菜、栽果树、喂鸡,就是摆弄锯子、斧头。“人活着总是要干活的,要不然哪有饭吃?”姥爷常常这么说。每到农忙季,姥爷比那些家里有田地的人还要忙活。等别人地里的庄稼收完后,姥爷就戴上帽子,挎起竹篮,拿着袋子,背上钉耙,全副武装地走进田里。逢收麦子,拾麦穗;逢拔花生,捡花生;逢掰玉米,便看看主人家有没有遗漏的玉米棒。有时候,姥爷的“战利品”太重了背不动,我便会跟姥姥一起推着架车去接姥爷。每到周末,姥爷还会叫上我一块儿去,回来的时候还会给我买冰棒吃,有好多次我捡的花生比姥爷的还多呢。现在家乡又快到了拔花生的季节,然而田间再也没有了姥爷弯腰的身影。
  幼时的我体弱多病,而爸爸妈妈在外工作,陪伴和照顾我的重担就落在姥姥和姥爷身上。每当我生病的时候,姥姥便在架车里铺上被子,让我躺上去;而姥爷则把架车上的绳子往肩头一套,拉着我寻医问药,风雨无阻……那一幕幕现在想来,依然让我禁不住泪湿眼眶。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有了各式各样的农用机动车,架车则变成了罕见之物,家中那辆曾伴我长大的架车也被遗落在了某个角落里。如今,架车不在,姥爷已故,年幼时以为的来日方长也成了泡影。我再也不能牵着姥爷的手细数流年,再也不能在他身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但现在我想对姥爷说:“纵使岁月无情带走了你,但是你给我的爱我会永远珍惜,你教给我的道理也从不曾忘记。”
  “喂,小姑娘,你买不买啊?”商贩大叔的询问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毫不犹豫地带走了一个小架车,只为了心中那份惦念和不舍。
 
编辑:孙淑娥 郭治鹏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