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欢迎你!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春之光

道德榜样烛照前行之路———写在《河南农业大学道德模范风采录》出版之际

时间:2018-03-21 10:25:46 来源: 肖宣 阅读:

 

  《道德模范》一书经过编委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已经付梓出版。我们为书中这50位校园道德模范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深深感动,也希冀以此书感召、激励更多的人在道德建设之路上前行不辍。
  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史孕育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我们民族特有的道德文化和道德规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神州大地上掀起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社会面貌焕然一新,知荣辱、讲正气、乐奉献、促和谐的社会风尚日益浓厚。感动中国人物、最美教师、最美孝心少年……一个个道德模范、道德标兵诠释了人们对当下道德标准的理解,展示着时代新风和道德建设的硕果,体现了全社会对社会道德建设的高度关注。
  在如此浓厚的氛围之中,作为中华文明发祥源头之一的中原地区更是传颂着诸多的道德故事。河南农业大学精神文明建设的特色品牌———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5届,持续10年之久。在这些道德模范中,有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也有离退休的老同志;有大名鼎鼎的专家教授,也有默默无闻的普通职工;有尚德崇仁的个人,也有传承不息、无私奉献的集体。有的孝老敬亲,有的敬业奉献,有的见义勇为,有的助人为乐……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进行传承与弘扬,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他们都是我们的身边人,他们身上闪耀出的每一点正能量,大家都看得见、学得会;他们身上展现出来的精神力量为群众所认可,并影响着身边的人,为身边人的道德修养实践提供了鲜活的范本。
  雨露滋润禾苗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德模范是道德实践的榜样。要深入开展宣传学习活动,创新形式、注重实效,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要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历届河南农业大学的道德模范身上都散发着正能量,展现着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研究道德模范的成长轨迹,凝练他们的精神品质,挖掘宣传他们的感人故事,对于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校园风尚,进一步加强学校道德建设,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意义重大。
  一花独放不是春。河南农业大学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是全校各级组织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道德建设的缩影,每一位道德模范身上体现的是朴实无华、侠肝义胆、默默奉献的道德特质。道德模范之所以赢得人们尊重,是因为他们的行为绝不是心血来潮、一时而为,而是源于日常的涵养,源于内心的善与美,源于日复一日的坚守。推进道德建设也绝不是一时之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借鉴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文化,需要完善的长效机制、科学规范的激励措施、长期的教育引导,需要更多的道德建设活动品牌作为依托。因此,我们也期盼有更多的师生以道德模范为榜样,坚持不懈、打造品牌、形成氛围,推动全校道德建设不断迈向深入。
  举办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出版《道德模范》一书的目的正在于用道德榜样的直观性、感染性、现实性和先进性,激起人们敬仰的情感和模仿的愿望,最终达到每一个人都崇尚道德力量、践行道德要求的效果。
  我们始终坚信:一位道德模范就像一株幼苗,植根于河南农业大学的道德沃土中,必将结出丰硕果实;一位道德模范就像一棵蒲公英,随风而起,把道德的种子带向新的地方。“道德”是一项实践活动,学习道德模范的崇高精神,就要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足本职工作,结合实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遵循道德要求、体现道德品质;还要融会贯通,把思想道德建设与学校事业发展结合起来,融入党的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融入教学、科研、管理之中,融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之中;还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大处着眼、细处入手,潜移默化、久久为功,让道德理念具象化、大众化,更好地为人们所接受和践行。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他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星空给我们指引方向,道德给我们前行的力量。

编辑:孙淑娥  郭治鹏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