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欢迎你!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春之光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刘小花:改革开放与我的求学工作之路

时间:2018-10-16 16:13:16 来源: 超级管理员 阅读: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向中国的每个角落。在一个不知名的小乡村里,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呱呱落地,那就是我。我很幸运能与改革开放同岁,也很庆幸可以同改革开放共同成长。
  18岁,我通过努力学习,考上了心目中期待已久的大学。开学时,我坐着绿皮火车从商丘去新乡,人很多,一路上挤来挤去,到学校之后,出了一身汗。尽管很累,但进入大学那种兴奋、激动的心情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依旧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充满了向往。
  我的大学,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周围的事物已然更新:新的环境、新的朋友、新的启程。家乡的事物也在悄悄地更迭变化着。第一次离开家独立生活,有很多的不适应。那时还是以写信交流为主。父亲每月都坚持给我写信,安慰我、鼓励我。从那时起,我成了父亲最大的牵挂。在信里,父亲经常提起家乡的变迁,哪里开了个超市,哪里的路变得更宽了,哪里又盖起了高楼。虽然我不在家乡,但从父亲的信中又仿佛置身于那从小哺育我长大的家乡。
  大三那年,母亲由于重病永远离开了我们,为了帮助父亲走出悲伤,我每周都会给父亲写一封信。后来,学校宿舍里安上了201电话,家里也装上了固定电话。每天我都会在电话里,给父亲讲一些学校的事情,比如:新建的图书馆,琳琅满目的书籍,校园的风光。父亲则给我讲一些家里的变化,比如:重新修了房子,添了新的家具,换了一个大彩电,买了一台全自动洗衣机房子。我突然地感觉好幸福,亲身经历着时代的改变,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馈赠。
  大学毕业,我考上了研究生,父亲非常开心,奖励了我一部BP机,这部BP机让我激动了好长一段时间。每天带着它出门,都有种骄傲的感觉,也时时盼着父亲那头的呼唤。就这样,时间一不小心从指缝间溜走,研究生三年很快过去,我也选择了去东北读博士,接受更好、更深层次的教育。
  从中原到东北,这是一段很长很长的路程,是绿皮火车要很久才能到达的距离,那个时候我坐快车卧铺上学。我还积攒下每月的补助,给自己和父亲各买了一部手机。父亲很高兴,他为这部手机配了一个漂亮的手机套,每天把手机别在皮带上,惟恐听不到电话铃声。就这样,每天我和父亲都会彼此问候,或打电话,或发短信。我自豪地向他诉说实验室里的一系列成果,向他介绍我国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而他兴高采烈地告诉我家乡的变化。
  博士毕业后,工作不再包分配。为了不让父母担忧,同时能更好地照顾父母,我决定回到河南工作。对河南的高校经过反复的比较,最终选择进入河南农业大学成为一名大学教师。
  从我工作开始到现在,国家在飞速地变化,农大也因改革开放有了质的变化。校区从一个增加为三个。尤其是龙子湖新校区,那大气磅礴的建筑和齐备完整的设施条件,完全是时代发展所给予的礼物。许昌校区虽然不在郑州,但也在日渐向上的发展着。学校的整体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优秀教师的引入、充满活力的学生选择农大,成为农大的一员、先进实验设备的添加……这些新鲜的血液都为农大的成长增添了一份力。
  在成长的路上,迈出的每一步都是不易的。我来到学校十年整,亲眼看着农大入选2011计划、“特色重点学科项目”、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项目,看着农大在腾飞的路上越走越远,由衷地为它感到开心,同时也希望它以后可以变得越来越好!
  我很感谢改革开放让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让我获得了很好的教育,能让我为祖国培育下一代人才出力。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来之不易的,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好好珍惜现在。珍惜,并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而是在生活中真真切切地做到。
  改革开放给国家的腾飞插上了翅膀,给农大的发展书写了新的篇章,也给我的人生涂抹了鲜艳的一笔。能够与改革开放同成长,真是我的幸运!

采访:郭冰洁 周明慧

编辑:孙淑娥 郭治鹏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