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欢迎你!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春之光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张秋会:改革开放是一束阳光,照耀着每一颗种子

时间:2018-10-09 11:15:00 来源: 超级管理员 阅读: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手里是《人民日报》的头条文章《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我深深的点了点头。改革开放四十年了,我,一个出生成长在偏远农村的女娃子,到今天成长为一名大学老师,工作生活在省会城市,亲身经历了这一过程的平凡和辉煌,不由得深感荣幸。
  和改革开放同岁的我作为见证人与改革开放一路同行,曾经的历程清晰如昨,不由得引人追思……
                   喜欢红领巾的红色
  1985年春,傍晚。太阳落山之际,远处的七峰山斜阳的余晖里,壮丽逶迤,田间劳作的人们也已回家,我和妈妈却坐在村口翘首等待。暮色逐渐拢来,长岗岭上,渐渐清晰了一个熟悉、亲切又沉重的身影,父亲回来了!他弓着背,曳着满载的架子车,车上是从六十里外拉回来的新瓦。“总算到家了!”父亲亲切温和的声音中夹着疲惫。待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完晚饭,我小声说:“爹,我想去上学。”父亲有些惊喜,又有些为难,但还是微笑了: “嗯?那去吧,跟恁姐一路。”
  我喜欢俩姐姐上学去时那欢快的红领巾!我七岁了,我要上学!
  家里四个孩子,已经有了三个学生,都去上学,哪儿来的钱?谁来干活儿?但是爹娘咬咬牙,还是把我们兄妹四人,一齐送进了学校。
姨家大表姐在城里工作,见多识广,曾经告诉我们兄妹几个现在形势好,男孩女孩只要肯努力,考上大学就有好工作,留在城里就是国家的人了。大学是什么,在哪里?我不知道,可是我知道四、五岁起我就起早贪黑割草喂牛,太劳累,我想上学就能学到知识,打开一片新天地,我要去上学。
从此,上学后的每一天,跟着大姐二姐准时走向学校,虽然年少,但却坚定的开始了我的读书求学路。
                   大黄牛带来的改变
  1992年夏,上午。我和父亲牵着家里的黄牛来到村口参加黄牛健美比赛。一年一度的黄牛健美赛是村里最热闹的事儿。乡亲们一个个面带笑容,黄牛一头头健硕俊朗,南阳黄牛,真是名不虚传啊。
养黄牛可以卖好价钱,据说还可以出口,农村人有奔头儿了。村里的黄牛越养越多,路越修越宽,新瓦房越盖越敞亮,新衣服越来越漂亮,解决了温饱还有余钱,乡亲们脸上洋溢着笑容。
  “你看,上级重视农村发展,重视农民生活,更是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咱们村小学这几年真是越扩越好了,也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走进了学校。”做了多年村支书的父亲脸上带着笑容和我说:“好好上学,好日子还在后头!”我也看到了,上级政策落实到乡里、村里、农户们的家里!而我也不再是那个单薄的小丫头,我长高了,改变的不只是我的身高,还有愈来愈坚定的信念,我相信知识会改变命运,知识会改变生活。每天晚饭后我都要准时坐在桌前,写作业,读白天记满笔记的课本,心里十分充实。“我一定要考上大学,做一个有用的人。”我对自己说,我要紧跟时代步伐,为社会发展献出一份力。
                   走近 “她”,我的农大
  1998秋,入夜。夜凉如水,而我已经是河南农业大学一名大二的学生了。晚饭过后,我坐在学校操场上,看着面前满树黄金色的树叶,思绪又飘回到前一年的七月。火热的夏天里,我经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成绩出来,我没有过多的犹豫,就毅然决然填报了河南农业大学,也许是作为一位农家孩子,我的内心中深深眷恋着家乡,热爱着土地,不由自主去靠近和农业相关的学校、学科。国家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深入发展,而投身农业,为之出一份力,应该是一件光荣和有价值的事情。
回过神来看着这个从陌生变得熟悉的校园,我更加肯定了自己当初的选择。学校里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多彩多样的各类社团活动,八号楼前的露天电影院,西侧的旱冰场上同学们矫健的身姿,运动场上阳光青春的运动员,校园里穿着考究时尚的大学生,都让我喜爱、自豪。校园里的每个人都在跟随着时代的脉搏跳动,张扬个性,发挥特长,做自己想做的事,也为着自己的理想努力。我像海绵吸水一样集纳知识、思想,以丰富和提高自己。专业知识是我最丰富的精神食粮,科学可以改变生活,它展现给我的是越来越美妙的科学世界,也让我期待着走进更高层次的课堂学习。
  是的,这年大二,对于用功读书、成绩又名列前茅的我来说,我终于决定考研,以继续深造,深耕所学领域,做一个对时代和国家有贡献的人。
                     我还是决定回来
  2004年冬,春节。这是攻读硕士的第三个春节,面临毕业,去沿海?考公务员?面临抉择。我终于对父母说了我的意愿:“爹、娘,我决定回河南农大做老师。” “咦,好啊!”他们说,“回来好,回来好好干,要对得起学校,对得起国家。”我记下了他们的话。
  改革开放的脚步大步向前,农业大省河南的发展需要知识青年,高校需要更高层次的人才,河南农大正在招兵买马、励精图治,争创辉煌。百年农大,这个圆我梦想又让我成熟的地方,这个将坚韧和朴实融进“血液”的大学,我的母校啊,我回来了!母校展开双臂,带着改革开放进程中饱满的活力与自信,迎接我的归来,也带我走进朝气蓬勃学校的新世纪建设事业中。我回到这个我曾经学习、成长过的大学。带着回忆的一间间教室换上了崭新的书桌板凳,新建的实验室带着崭新的面庞向每一位学生老师招着手,一抹抹熟悉的校园风景焕发着更加饱满的活力。我开始我的教书生涯,战战兢兢而又全力以赴,将自己热爱的专业知识讲授给祖国的新一代大学生。我也成了一名大学老师,觉得无比神圣、光荣,我的慈父在老家任村支书兢兢业业为村民服务着,我希望自己可以像他一样,服务于学生、于学校,服务于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不知不觉四十年,轰轰烈烈四十年,于我,是进取却也平凡的四十年,于国家民族,改革开放却是天翻地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四十年。
  我所身处的河南农大,百年传承优秀传统,新时代树我校新风。昔日破旧的建筑已被崭新的大楼取代,校园绿树成荫、优美如画,舒适宜人的学习环境,便捷高效的新媒体教学新模式,精密、智能、先进的科学研究设备,使得校园和师生散发着新的活力。我爱着这个校园,也爱着教师这份职业。我看到了课堂上的大学生朝气蓬勃,在最美的年华里孜孜不倦地吸收着专业知识。我看到了一个个从农大走出的学子,或考上心仪的硕士院校,或响应党的号召,走下基层,建设新农村,或前往各个工作岗位为社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光热……正如我所期盼的那样,每个人都在为着自己的中国梦,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为实现国家强大而努力着。

 

采访:唐 帆 任国振

编辑:孙淑娥 郭治鹏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