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已然走过四十个年头,在这四十年里,我国社会经济得以快速发展;思想、文化受到世界其他国家的熏陶;在国际上,政治地位也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不仅让国家发生了日新月异的改变,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个有幸与改革开放同龄的普通民众,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和感受。
我小的时候,大家的愿望就是吃得饱,穿的暖。穿的衣服大都是家长亲手缝制的,破了补补接着穿,只要衣能蔽体就行;吃的东西几乎都是家里种出来的,一日三餐能吃饱就很开心;住的房子只要刮风不会倒,下雨不漏水就满足了;出门的交通工具就是自己的两条腿,看到谁家有一辆自行车都特别羡慕,觉得自己要是能坐上去该多好呀;空闲的时间,大人们围在一起拉拉家常,小孩则围着村子捉迷藏,偶尔村里组织一次看电影,几天前大家就开始激动,观影当天,白发苍苍的老人、嗷嗷待哺的小孩都会到场。现在,大家的追求是怎么有品位怎么来。穿的衣服要求时尚、舒服,只要不喜欢了,即使还是新的也会搁置在一边;吃的东西追求营养、健康,吃腻了国产的食品,就去超市买一些进口的来改善伙食;住的房子不仅需要室内舒适,室外环境也是得考虑的;出门就有共享单车、公交车、地铁、出租车,有些嫌麻烦的人还会开私家车;空闲的时间,逛街、旅游、看电影等都是大家所喜欢的。
我上学的时候,刚刚施行的高考的这一政策,给了农村孩子一个接受教育的机会,但是由于经济的限制,许多孩子没有办法去学校,只能在家帮助父母做家务,那些有机会踏入校门的孩子,大多数也就上完了初中,能够考上大学的特别少。现在,我们有几年义务教育、贫困生资助、奖助学金,几乎每个孩子都能完成初中的学业,上大学也变得容易了许多,接收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多。我小的时候,一块能写字的墙,几张能站稳的桌椅板凳,一个遮风挡雨的屋子就是一间教室。现在的教室被上百张漂亮、结实的桌椅板凳,多媒体、音响、空调、等一些高科技产品装饰着。我小的时候,碰到不认识的字,只能去翻字典,字典都被翻得破破烂烂;遇到不理解的东西,就去图书馆一本书一本书的翻看,查找自己需要的东西。现在,大家遇到问题都是找百度,只要输入自己的问题,立马就有答案出来。图书馆不仅有纸质资源,还有电子资源,只需要搜索关键字就能找到自己需要的,方便了许多,既有中文资源,还有外文资源,对于开阔我们的视野有很大的帮助。
我工作的时候,咱们学校除一些老教师为本科生外,青年教师大多是研究生毕业,其中冷门专业毕业的研究生较多,有一小部分是直接博士毕业引进。工作一段时间后,基本招聘条件就是博士毕业生了,不过待遇还是不错的,有单位分配的住房,有科研启动经费,入校马上开展工作,几乎无后顾之忧。现在只有博士才有资格应聘我们学校,不仅没有房子的分配,就连科研启动资金都难以承诺。
改革开放渗透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我们从开始的追求温饱,变成了现在的享受生活;人们从文盲水平上升到知识分子层面;老师学历从本科生过渡到博士生。我相信在未来的生活里,改革开放的成果会再一次让我们大开眼界。
采访:占 英 朱雯雯
编辑:孙淑娥 郭治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