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导游,人们就会联想到游遍大好河山,门票免费,玩也玩了,钱也赚了。但导游果真这么简单轻松吗?在刚刚结束的暑假中,林学院2016级旅游管理2班的韩竞博和范舒情同学真实地体验了一回导游的生活。
今年刚拿到导游证,这两位同学便迫不及待地联系了旅行社成为了一名全陪导游。放假伊始,他们便踏上了这段特别的暑假之“旅”。
韩竞博所在的旅行社旅游线路主要是在省内,涉及新乡、洛阳等地的景点。小韩第一次带团去的是新乡郭亮村。虽说在学校每天听老师讲导游业务、带团技巧,理论知识早已烂熟于心,但当真正去带团了,小韩还是有点紧张。“出发的前一天晚上要提前通知游客,让他们了解坐车地点,说好等车时间。游客上车后,要确定其团队人数到齐,安排游客坐下,然后讲明注意事项,是否含午餐以及集合时间和发车时间,还要收证件……”
事无巨细,小韩生怕哪一步出了差错。
常言道:祖国山河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虽是调侃,却也体现出了导游讲解在旅行途中的重要性。游客在车上的时间是他讲解的主要时间。以郭亮村为例,从郑州市区出发,到景点大概要3个小时。韩竞博便在这期间进行导游讲解,向游客介绍郭亮村的渊源、景点特色和最佳游览线路等,并且要和游客互动,比如唱歌、做游戏,调节车上气氛。除此之外,导游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回程一般游客都玩累了,我会少讲点,让大家好好休息一下。”带过几次团之后的小韩俨然已经掌握了一些带团的技巧。
范舒情带的都是省外团,于她而言,在火车上协调团内游客的床位是最难的一环。八月份的时候,小范接了一个去青海的旅行团。52个人的团里有近半数是老年人,腿脚不灵便,但偏偏分到的大多是中上铺。上车前,范舒情答应他们会尽量帮助调换床位,也已经和团内的年轻人商量好了尽量把下铺让给年纪大的游客,但上车后年轻人却不愿意换了。“这边的老年游客吵着要下铺,那边的一家三口吵着要在一个上下铺,还有一起出来的游客要在一个车厢……”一时间所有的事情都涌向了范舒情。她一个一个地打电话跟游客解释,希望他们能理解自己的苦衷,尽量配合工作,但游客们压根听不进去,只好挨个车厢去给游客协调解决问题。从8:37上车,一直到12点多,小范才终于回到自己的位置休息。“开始的时候就知道再难的事情都有解决的时刻,只是等这个时刻来临的过程太痛苦了。
做导游的这段时间,他们尝遍了生活的酸苦咸辣。值得欣慰的是,他们也在这段特别的旅程中收获了自己的一点“甜”。
韩竞博通过带团挣到了令自己满意的薪水。范舒情利用带团的机会到过了避暑圣地北戴河,去过了绿树红瓦的青岛,看过了火遍抖音的茶卡盐湖,也去了自己向往已久的鼓浪屿……“去茶卡盐湖的时候,多少人都在排长队等着去坐小火车,我直接走导游专属通道就进去了,这个时候感觉特别爽。”范舒情笑着说。经过了带团的历练,开学之后,身边的人都感觉范舒情变得开朗了不少。
带团的那段日子,每天叫醒韩竞博和范舒情的,不再是温暖的早餐,而是一个个游客的电话。每天带队、讲解、处理突发事故,晚上睡前挨个询问团里的人还有什么需求,在父母眼里还是孩子的他们却操心得像个家长。纵然奔波辛苦,但他们累并快乐着。一路带着游客走走停停,邂逅风景的同时,也收获了成长。
编辑 :孙淑娥 郭治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