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欢迎你!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春之光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栗燕:改革开放 见证了农大的成长

时间:2018-10-24 11:28:00 来源: 超级管理员 阅读:

 

  出生于1978年2月的我,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没有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生活越活越红火。40年的时代变迁,我见证了家乡、学校、城市的变化。
  记忆中幼时的老家,是坑坑洼洼的小路,低矮的小房子。如今再回首,“村村通”带动了家乡快速的发展,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不仅路平坦了,家家也都住上了亮堂漂亮的小楼。那时的教育还没有现在这么普及,所以家中有些年纪相仿的亲戚下学后去了深圳、上海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也均有所成就,生活富足美满。改革开放,让家乡的生活品质明显提高了,大家可以吃得安全,生活安逸,心态平和。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啊,都生活得越来越好了。
  1997年我离开家乡,来到河南农业大学,就读于园林专业。从此注定了与农大的不解之缘,此后的二十年来我有幸与农大共成长,见证了农大的成长与壮大,更见证了林学院的快速发展。
  大学期间,我担任班上的团支书,因此更是深刻体会到了通讯工具快速发展带来的便利。那时,大家都没有手机,学院通知都是通过11号楼的小黑板来传达。因而每周二上午放学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到11号楼门前看通知,然后与其他班干部一起把消息传达给其他同学。平时同学们和家人联系,依靠的也是宿舍里的一部201卡固定电话。大三时为方便团委老师和学生干部间的联系,购买了一部BP机,然而这种工具只能看到来电短信,不能打电话,也是极其的不方便。
  2001年刚上班的时候,一个月工资不到900,攒了一个多月的工资买了第一部波导手机。而现在,每位学生一入学就是人手一部手机,再加上飞信、微信、QQ等聊天设备的快速发展,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便捷。同时工作的传达也变得更加及时,不仅效率提高了,并且方便许多。
  那时在团委工作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发放奖学金,每次发放奖学金都需要我和其他的学生干部一起去银行取钱,每次我们都要将钱数过一遍又一遍,生恐弄错了一分一毛。然后将取出的钱按照班级发给生活委员,再由生活委员发给各班的同学。而现在却不再需要做这些繁复的工作了,学校只需要通过银行便可以完成这一切工作,银行和移动支付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开启了新时代。
  除此之外,这些年来科技的前进速度也是快到令人咂舌。那时,学校的电脑都是台式大头机,并且还有很多没有完善的地方。所以我们在学习计算机制图的时候,也只能学习一些简单的操作命令,课下更是没有练习的机会,因而我们当时对计算机制图可以说是知之甚少。而现在却有了极大不同,现在不仅科技发展了,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学校的各项设施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算机室换了新一代的液晶显示屏电脑,内存和性能与之前相比,均有了极大提高,让园林专业的学生不必再为无法更多练习计算机制图这件事而苦恼。
  改革开放中,不仅国家在发展,学校也在不断发展中。提到学校的发展,不得不说的是我在全国范围内首创的后勤社会化改革,也正是这个改革才有了桃李园学生公寓的诞生。当初这项改革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但独具慧眼的领导人最终还是力排众议敲定了此方案,而独立经营、食堂承办等最终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次还有新校区的建设,也是河南农业大学几代领导人的共同抉择。通过对茅庄和东区这两个地方的考察,最终选定了更有发展潜力的东区作为新校区的建校地址。
  作为一个园林人,学校的变化与发展让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林学院的变化了。从我们上学时的单系发展成为如今拥有园林、风景园林、城乡规划、建筑学、环境设计、环境工程等多个专业的大院,学院人数也有了极大增多。那时的园林系实验室只有一个树木学实验室和一个制图室,教师力量也很薄弱。这20年来,院里也由十几个老师发展为了现在的40多位,并且现在我院建成了组织培养实验室、插花压花实验室、中央与地方共建观赏植物实验室、河南省城乡绿地资源建设与管控重点实验室、城乡绿地资源调控与景观生态设计创新引智基地等一大批实验室和实验平台,购置了超景深光学显微镜、便携式光合仪、植物效率分析仪、凯氏定氮仪、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空气正负离子测试仪、微电脑激光粉尘仪、倾斜摄影测量无人机、航空数字摄影测量处理软件等一大批高端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并结合老师们的科研课题,向本科生开放了“牡丹蔗糖转运蛋白基因SUT2的荧光定量表达”、“两种根砧对‘洛阳红’牡丹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有机覆盖物对城市园林植物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等本科教学实验室开放项目,这些在多年前甚至连博士生都没有条件去学习。这一切离不开前辈们的努力,也离不开国家的发展。
  而说到城市的发展,我想到的就是带同学们实习所感受到的变化。时代的发展带来的更有文化的融合与碰撞,2008年在北京举办奥运会,天安门前花坛群的主题“中国结”、“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和平与发展”等对我们产生了很大影响,也代表着中国园林的先进水平。将西方的雕塑完美融入中国的山石、水体等的造景之中,不仅完美展现了中国深厚的造景底蕴与水平,更贴合时代发展,同时也给予了其他城市绿化改革创新以新的思想观念。郑州园博园建成后,郑州的绿化紧扣“和谐家园”的主题,给人们带来了更高的精神体验。绿化的革新正恰恰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后发展的迅猛,而我相信在这种发展中祖国也将会变得更强大、更美好。
  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的我们无疑是幸运的,前辈们为我们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我们应当时刻缅怀历史,努力前进。

 

采访:孙天杰 刘汇瑶

编辑:孙淑娥 郭治鹏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