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家乡的集会永远是热闹的,尤其是年末的集会更是年味十足。
家乡的集会在乡政府门前一条长长的柏油路上举行,大路两旁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地摊,有卖衣服,卖蔬菜的,还有卖锅碗瓢盆的……而我最喜欢集会上那些卖小吃的。
我仍记得小时候爸爸带着我去集会上吃小吃,卖小吃的人家开着农用三轮车,上面有个橱柜,橱柜里面有朝鲜面、香辣面、凉皮、米线还有各种调料。卖家将两三张桌子摆成一排,赶集的人围着桌子坐下吃饭,卖小吃的人家很是热情,总是能和前来吃饭的人们说上几句,聊得特别开心。而我每次赶集时都会去那点一大份朝鲜面,连面带汤吃个精光,那是一种特别令人愉悦的满足感,是一种在外吃不到的令人怀念的味道。如果说家乡是有味道的,我想那大概就是小时候吃朝鲜面的味道吧!
当然要说对家乡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场年末的集会,农历腊月二十五的集会是一年中家乡最后一个集会,也是一年中规模最大、人最多、最热闹的集会。长长的马路被地摊摆成的屏障一分为二,长长的商铺延伸到了很远的地方,可以说是一眼望不到边了!据我所知,腊月二十四的晚上,我们村的鱼贩们就要连夜跑到很远的地方批发鱼,第二天天不亮就已经摆好了摊子。虽然辛苦,但第二天的吆喝声中却透着喜悦和兴奋之情。这一年中的最后一个集会上,卖年画的、卖鱼的、卖鞭炮的……各种摊位都是人头攒动,年味十足,热闹非凡。
赶年会的人们都是早早地起来,准备前往这一年中最后的盛会,再置办点年货。以前住的离集会比较近的人,就会结伴而行,拿着大布袋,边走边聊地去赶集市;离得远的村庄,人们会坐着拉花生的车去,往往一车能拉好几家人,妇女、老人、小孩都坐在车上其乐融融。如今,家家户户都有小轿车,我去赶集的时候发现,集市外的道路上停着一排排轿车,原本宽广的道路也变得狭窄了。看到这个情景,我感到很惊讶,十几年了人们对赶集的热情依旧未减。即使农村现在已经有了种类齐全的大型超市,但也无法取代集会在乡亲们心中的地位,赶集已然成为了家乡人生活的一部分。
集会上,越往里走人越多,原本开阔的马路,被挤了个水泄不通。人们的喧嚣声,小贩的叫卖吆喝声,商家与顾客的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当然农村人情练达,也最重人情,集会上熟人见面也会聊上几句。我小时候和父亲去赶集会,他总是和别人聊得忘记了时间,每次我都等得不耐烦。等我长大了才懂得了那份情谊的珍贵,而这集会又包含了多少人淳朴的情谊。
记忆中的集会永远是热闹的,淳朴的。虽然我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天天嚷着赶会,但依旧对赶集会有着特殊的情感。尤其是远离家人,在外求学的时候,对家乡的集会和家乡的思念从未间断,但也只能在梦中回到那淳朴的地方。
编辑:孙淑娥 郭治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