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欢迎你!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春之光

情起黄土 缘系农大 逐梦蓝天

时间:2022-05-31 10:21:57 来源: 朱帅帅 林学 阅读:

有人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作为一个从黄土地中走出来的孩子,我有着非凡的缘分与农大“相遇”。相遇在农大的秋天,相遇在我人生的“春天”。情起黄土,缘系农大,故而逐梦蓝天。


童年:黄土地上的一方人


黄土无言,却承载着万类霜天竞自由;黄土无行,却连接沟通万物运转生生不息;黄土无形,却同慈母般抚育呵护养万物。每当我抚摸着从家乡带来的一小瓶盖的黄土,我的思绪也随着黄土回到了童年。“小帅,快回家吃饭了!”伴随着母亲在村口的一声吆喝,我和小伙伴毛手毛脚地从稻田中探出头来。喊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此起彼伏,叫完我,就是他。母亲吆喝完,转身就和村口的其他母亲唠起嗑来。

我和小伙伴对母亲们的呼喊毫不在意,继续卷起裤腿,蹑手蹑脚,压低着身子在绿油油的稻田中找寻着什么,穿着父亲极大的防水靴,挎着母亲做的小竹篓,竹篓在清澈的水面上缓缓飘着。“咚!”这边摸个田螺,“腾!”那边抓只小龙虾。再过一会,夕阳就映红了天边,月亮就接替了太阳。几个高大的身影由远及近,走到我们身边,对着我们的屁股蛋子就是一掌,然后再搂上肩头,原来是父亲叔叔们收工回家。我们也不甘示弱,往父亲脸上鼻子上抹泥逗乐,田野间满是欢声笑语。

春日里在田野间鸟语花香逗乐嬉笑,夏日里与小伙伴在小溪中摸鱼打闹,秋日间躺在小山般的谷堆上懒洋洋睡觉,冬日里裹紧棉袄挤厨房听父母打糍粑看炊烟袅袅。黄土地,养育着我们的一方水土一方人。


少年:拨云见日的深雾明灯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雨变成龙”倔强地刻写在少年的桌子上,虽然我马上就要升入高三,可看着“愁云惨淡”的成绩,也只能瘫躺在床上,长长地叹一口气。升入本市的重点高中,身边更是高手如云,自己在初中引以为傲的成绩在这里算是“鸡立鹤群”,自己要追上朋友,仿佛永远都有很长的路要赶。对前途的迷惘,对努力的怀疑,目标的丧失都让少年陷入了重重迷雾。

可机缘巧合之下,我隔着栅栏吃着父亲送来的午饭便当时,从升入高中开始便一向沉默的父亲突然开口说道:

“你了解下河南农业大学,土地是人的根。你是从黄土上走出去的孩子,土地母亲的恩不能忘!”我身体一震,仿佛儿时雨后黄土的香甜气突然涌入鼻腔,混杂着童年金色的记忆向我涌来。

我开始在课下搜寻农大的资料视频。当我逐步了解农大这 120 年来辉煌但也曲折的办学史时,我不免热泪盈眶,为代代教师学子拳拳学农、爱农、兴农之心所震撼,甘愿将宝贵的青春撒播在黄土地上。

当我通过视频看到农大学子举办各类活动所展现的青春风貌时,我也不禁畅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像屏幕中的农大学子那般自信,那般阳光。我想象着能坐在教室中和志同道合的同学讨论知识,能穿梭在图书馆的书架之间博览群书,能肆意奔跑在午后的操场上挥洒青春……

终于,河南农业大学像一束光般照亮了少年的世界,为漆黑懵懂的青春指明了奋斗的方向。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雨变成龙。”河南农业大学变成了少年的天上月,少年脚下的每一步都格外踏实且用力,努力地奔月而去。


青年:逐日少年的重启征程


金秋九月,我乘着爽朗的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农大校园,成为了光荣的 2020 级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中的一员。从家乡临出发的前一刻,母亲递给了我一瓶盖田间的黄土告诫道:“宁要家乡一培土,莫恋他乡万两金。希望你,一不要忘记本心,继续刻苦求学。二不要忘记故乡,忘根的人走到哪里都没有家。”

踏入校园的那一刻,看着这个陌生却又熟悉的校园(之前在网上已经看过许多遍照片),归属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学长前辈的带领下,参观了校史馆,更加深刻知晓了农大百廿年来的厚重历史。学习了校歌,传承着每代农大人甘愿为黄土地奉献青春的精神。当我们佩戴上明亮的校徽,绕过了被爬山虎簇拥的图书馆,走近了沐浴在晨曦中的工程楼,在吹着晚风的操场上伸开双手感受着青春的气息时,新一代人的农大故事正缓缓展开。我们来到了更高的平台展翅高飞,我们得以尽情地飞翔,母校是我们深情的港湾。

如今踏入校园的每一刻,都能看到校庆倒计时牌上的数字在不断减少,我的心头像是结了颗硕大的石榴,仿佛倒计时结束后就能爆出最灿烂红火的果实。空气中弥漫着喜庆的气息,所有的农大人都在准备和期待着农大百廿的“生日”。在此,我以此文激励着自己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更祝福我的母校——河南农业大学百廿生日快乐!

编辑/赵肖典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