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到二十五岁这个年龄阶段,正是 我们与社会初“碰面”的时候,第一次尝到了 “自由”的滋味,也时常会感到迷茫和焦虑。
此时一个问题闯入你的脑海中:从“英雄 梦”变成“生活梦”,是喜还是悲?
你发现:不再有人为你分配明确的任务或指令,不再有人逼你去做他认为有意义的 事情,不再有一堆明确而又具体的事情等你去做,而这不正是少年人最憧憬的生活吗?
每个人小时候或许都做过这样的梦:成 为英雄帮助他人,当上领导运筹帷幄……可当我们一年年长大,那些泡泡般绚丽多彩的幻想也一点点被戳破。现在的你不再逢人便讲你的梦想和对未来的展望,竟开始思考起现实来,开始斟酌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开 始学会把梦想和思绪埋藏心底。
可是英雄,未必身负“超能力”。当你做 出了勇敢的行为,或是你挺身而出,或是你为他人仗义执言,此时的你亦是对方的“英雄”。当一个人的梦想从“成为英雄”变成“做好自己”,这是好事,还是悲哀?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存在很多争议,而我认为,这是每个人从少年人到成年人必经 的一个过程。
当一个人不再梦想着力挽狂澜,只愿身边风停浪止,能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更好的 生活中去,这无疑是好的。学着去做一个普 通人,接受自己的普通,认清自己的能力,不 去强出头,做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不再执 着于结果,而是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然而,放弃了荒诞无稽却闪闪发光的梦, 安心蜷缩在舒适区做个普通人,有人说这是丧失斗志的表现。人固然该认清自己,可连 一个梦都不愿意再做,是否也意味着开始成 为一个“悲哀”的大人了呢?其实不是这样 的。把“英雄梦”藏在心里,把“生活梦”应用 于实际,并不是权衡利弊之后的决定,而是学 会把解不开的心事系成蝴蝶结。
少了一分少年人的莽撞,却多了一分成年人的坦然。学着做无名小卒,并不代表放 弃做发着光的自己。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 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这是《平凡的世界》中的一句话,正因每一个平凡人的生命历程与社会紧密交织, 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奋斗史才能汇聚成时代旋 律,所以“英雄梦”也往往蕴藏在“生活梦”之 中。
少年时的“小梦”向窗外望去,看到满街霓虹,车水马龙,现在的“小梦”向窗外望去, 看到街边小贩,行人匆匆。从“英雄梦”转变到“生活梦”,不是因为觉得世人皆苦,而是学会了寻找生活的甜。
冰心曾有言“: 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无数的平凡人,都是自己生活中的“不平凡”。
人来人往,行色匆匆,每个人的人生旅程都与时代和社会同频共振。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快点找到自己生活中的糖来吃,品尝生活中的甜!
编辑/赵肖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