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欢迎你!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大人物

建校先驱:锡良——筹建河南大学堂

时间:2015-05-31 17:45:44 来源: 宣传部 阅读:

 

  锡良(1853—1917),字清弼,蒙古镶蓝旗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锡良主持筹建了河南大学堂,开创了河南近现代高等教育先河。
  锡良是同治十三年进士,仕途从任山西知县开始,之后又历任直隶州的知州、候补知府等职。他在山西任职二十年,以廉洁、仁爱、为官认真、作风朴实而受到山西百姓的爱戴与感激。光绪二十年(1894年),锡良调任山东烟台,总理行营营务处,后升迁至湖南布政使。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十二月,锡良署理河南巡抚,兼管河工事务。这期间,他积极整顿吏治,使河南一度政纪肃然。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当时清廷迫于国内外双重压力,宣布改革,施行新政,教育改革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当年的9月14日,清廷颁布《兴学诏》,要求“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应行切实整顿外,着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
  在此背景下,1902年3月7日,河南巡抚锡良和学政林开謩具折上奏清廷,申请筹办河南大学堂。3月25日即接到慈禧、光绪的朱批上谕:“着即督饬认真办理,仍随时考察,务收实效。”在锡良的大力主导和支持下,河南大学堂在原开封游击署衙的基础上创建,同时聘请德才兼备的人担任学校的总管与教习等职务,并于1902年7月6日招生开学。
  锡良后调任热河都统、四川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宣统元年(1909年)二月,锡良被授为钦差大臣,总督奉天、吉林、黑龙江东三省的事务,兼任热河都统。辛亥革命爆发后,与瑞澄领衔,联名内地十八省督抚致电军机处,要求明年即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推动君主立宪运动。宣统帝宣告逊位后,锡良即告病休养,于1917年病逝,终年六十六岁,赐谥“文诚”。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