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欢迎你!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大要闻

我校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时间:2024-09-13 16:41:46 来源: 党委宣传部 阅读:

编者按: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瞻远瞩,为我们指明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农大师生高度关注、深受鼓舞,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饱满热情和坚定决心投身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为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农大智慧和力量。

校党委书记 李成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深刻内涵、本质特色、战略目标和实现路径,让人备受鼓舞和启发,是指导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为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先发引领,夯实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提出,要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以此为遵循,学校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牢记强农兴农使命担当,坚持高位谋划、统筹布局,坚持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争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排头兵,主动推进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国家农业教育科技力量融合创新,建强中国现代农业联合研究生院,躬身入局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农业强国建设第一方阵,引领符合新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内涵特质的高等教育改革,聚力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科教融汇综合体,加快建成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世界主要农业科学中心、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 何松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吹响了建设教育强国的冲锋号,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让人备受鼓舞,也深感责任在肩。下一步,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扛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担当。一是以学铸魂,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丰富形式,创新载体,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自觉转化为践行育人使命的生动实践。二是多元协同,深化全过程全方位的“大思政”育人格局。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健全“三全育人”“五育并举”长效机制,加强“思政大课”建设,贯通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不断拓展网络育人空间,擦亮文化育人品牌,深化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校上下协同联动的思政工作格局。三是凝心聚力,以学校高质量发展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围绕国之所需、省之所要,锚定一流创建,保持务实作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凝聚以学校高质量发展投身教育强国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为更好地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农大的力量。

副校长 赵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指导性,为高等学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高等农林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农业大学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围绕推动河南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省建设战略布局,以“双一流”创建为牵引,不断夯实教育弘农“本体”根基,坚持科技强农和人才兴农“两翼”协同发展,构建形成“一体两翼”系统发展格局,打造服务河南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省建设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教务处处长 胡建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教务处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一是按照国家相关要求,聚焦战略急需和新兴领域,加强学科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对接,培育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满足国家对人才数量、质量以及结构的全方位需求,助力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人才供给自主能力的全面提升。二是深度对接科技前沿,统筹布局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完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有步骤地推进拔尖人才实验班,构建有利于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新模式。

学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负责人,农学院教师殷冬梅:

作为一名河南省农业高校的教师,我深感三农育人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在河南这片热土上,我们肩负着培养新时代农业人才的重任。我们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农业的深厚情感,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为乡村振兴与强国建设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三农”人才。同时,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力量。我们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

学校优秀教师,林学院何静: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我们高校教师是激励、是鼓舞,更是方向、是要求。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潜心育人育才、勇攀科研高峰、无私服务奉献,努力把学问和论文写在科学领域最前沿、祖国最美大地、育人第一线上,做真正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民期许的强师。现在我校正处在“双一流”创建的关键时期,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主动融入学校发展大计,围绕学校整体部署,给自己列好任务清单,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做教育强国的真正践行者。

第十届河南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动物医学院教师张心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的科学内涵。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倍感振奋鼓舞,在高校育人的平台上,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创新的思维,投入到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去,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作为一名辅导员,我深感责任在肩,将继续深耕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将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事业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挺膺担当。

全国博管办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动物科技学院教师周世政: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作为青年教师,我深刻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对教育工作者的指导意义,感受到了强烈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我更加专注于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努力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导者。同时,讲话中对于教育对外开放的强调,也让我意识到在全球化背景下,教育的国际视野和交流合作的重要性,这要求我不断拓宽视野,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生打下坚实基础。

机电工程学院教师张志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深刻阐述了教育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中的重要地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振奋。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工具,更是塑造社会未来的根本,新形势下,教育必须承载着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任,因此不应局限于传统学科知识的传授,而是着眼于培养具备坚定信仰、开阔眼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全面人才,让学生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作为高校教师,我也将努力成长,不负社会的期待,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学校教学名师,园艺学院董晓星:

全国教育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长期以来,一辈又一辈农大人扎根沃土、躬耕农业、解民生、治学问、育英才,为服务乡村振兴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一名农大园艺学院的青年教师,我深知自身肩负的责任与担当,要时刻秉承“立德育人、躬耕田园、传承奉献、创新富民”的园艺五代人精神,始终以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为榜样,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注重园艺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产业需求相融合,育人与育心相结合,厚植学生的知农爱农情怀,锤炼专业本领,培养学农爱农、强农兴农创新型复合人才。同时,作为一名青年科研工作者,我们要坚持将自身的科学研究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第五届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获得者,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教师李倩: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让我深感振奋。他强调,我们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这不仅是对教育工作的要求,更是对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殷切希望,我深感责任重大,也倍感使命光荣。教育是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颗心温暖另一颗心的过程,作为农大的一名教师,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科研的道路上攀高峰,在育人的田野上勤耕耘,我鼓励学生投入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去,为学校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增光添彩。

学校“最美教师”, 资源与环境学院黄珺嫦

作为高校教育园地里的一名耕耘者,我胸中涌动着无尽的思绪与澎湃的激情,更感觉到身上沉甸甸的责任,将牢牢坚持立德树人,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将更加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作为基层教工党支部书记,我们要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和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我将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育人能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校“三育人”(教书育人)先进个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宁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这为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清晰标尺。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将“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作为“六力”之首,我深感自己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唯有坚持不懈做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努力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才能不辜负党中央对思政课教师的殷切期待和谆谆嘱托。

河南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工匠人才”,理学院教师徐翠莲:

在刚刚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教育是全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强调了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新征程中,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引领能力的卓越优秀科技人才,而优秀人才的培养关键取决于一流的教师队伍,这就需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作为基础课教师,要结合学校“双一流”创建的机遇,坚持立德树人,创新教学方式,夯实学生的基本功,做好“四个引路人”,为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和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文法学院2022级本科生,杨方:

看到身边的老师们在认真负责、默默奉献,在教育事业中追逐梦想,积极为祖国培育人才,那份神圣感深深触动着我。学习了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的敬意,进一步加深我的教师之一职业的追求。我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支教活动,全面提升自我。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从现在开始积累点滴经验,一定能在未来实现立足讲台的梦想,像那些优秀教师一样,传递知识与爱,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编辑/黄璞 杨钰晨 审核/陈玺 签发/周红飞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