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3月19日,学校六届八次教代会胜利召开。此次大会恰逢“十三五”规划开局之际。为进一步凝聚共识,汇集力量,党委宣传部推出了“聚焦教代会 百人谈发展”专题报道,诚邀教代会代表结合校长工作报告,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畅谈推动学校及本单位事业发展的思路和举措。今日,本专题推出第三期,希冀以此启发思路,碰撞智慧,交流工作,推动发展,为国际知名、更具特色和优势的一流农业大学建设贡献力量。
|

研究生院院长、学科与学位办公室主任 杨秋生 | 一流的大学必定有一流的研究生教育。在学校努力实现办学目标的进程中,研究生院肩负着更加重要的责任。 “十三五”期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将以提高生源质量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招生办法和选拔机制;以提高创新能力为中心,坚持个性化培养,强化问题导向的学术训练和实践能力培养,建立充满活力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以服务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促进科研、行业、企业优质资源与研究生教育的深度融合,强化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以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求为切入点,加强国内外联合培养工作,加快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进程;以质量监督为重点,逐步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自我评估制度以及研究生教育质量信息公开机制,努力开创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
|

校党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杨志清 |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学校六届八次教代会统一了思想、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干劲、明确了目标。作为党委组织部和统战部,我们将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加突出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进一步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突出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更加突出能力提升和履职管理,继续深化“五型”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强化干部四种意识、四种能力,努力做到六个表率;更加突出创新驱动和以用为本,进一步激发人才队伍创新活力和能力;更加突出思想政治共识和凝聚力量,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党外代表人士优势作用。主动适应新常态,努力做出新业绩,为建设国际知名、更具特色和优势的一流农业大学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
|

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吴建宇 | 国内一流农业大学都十分重视生物学学科。就我省而言,河大和郑大也是以生物学学科作为发展重点,政策上倾斜,资金上支持,抓住了我省启动首批优势特色学科的机会,一起迈进A类优势学科的行列。在这一战略举措和顶层设计上我们学校布局不晚,但认识上落后。我们的生物学学科经过10年的积累,发展很快,比起这两所大学,覆盖面更广,支撑作用更显重要,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凸显优势。但客观上,还存在资金、用房紧张、缺乏一级学科博士点(涵盖1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等问题,成为学科发展瓶颈。优势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需要更加强大的生物学学科相匹配,建设国际知名、更具特色和优势的一流农业大学需要一流的生物学学科,生物学学科的发展需要更务实的举措和胸怀。 |
|

发展规划处处长 程功鹏 |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校长张改平在《校长工作报告》中对学校“十三五”规划编制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进行了全面阐述。 我校规划编制将紧紧围绕国家和河南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方案,主动适应河南“三大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通过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激发办学活力、优化内部结构、引领服务方向、拓展事业空间、促进民生建设。规划编制将突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突出特色发展、区域引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突出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社会贡献力、国际影响力。规划编制还要体现三校区条件公平、均衡发展,体现学科专业机会公平、统筹兼顾,体现民生建设投入公平、惠及全体。 |
|

图书馆 李 静 | 新校区图书馆即将投入使用,雄伟的外观让图书馆人充满期待。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也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著名教育家梅贻琦曾说“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图书馆之发展,不应仅从馆舍硬件建设出发,更应注重内涵提升,“软硬兼施”,才能齐头并进谋新篇。所以我们作为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管理者,应注重“苦练内功,整体布局,突出优特”,丰富文献资源建设,强化学科服务水平,拓展信息共享渠道,不断优化服务空间,积极探索信息服务新模式,将我馆建设成为国际知名、更具特色和优势的一流农业大学图书馆而努力。 |
|

林学院院长 杨喜田 |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高等教育的模式也应发生深刻变化:由过去的外延式快速扩张向内涵式提升模式转变,其核心便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的特征,并集中体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2016年校长工作报告指出,要以教学科研条件改善为契机,持续推进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内涵提升,并探索建立就业状况预警机制,倒逼招生结构调整。这紧紧抓住了人才培养的核心因素,有利于人才供给侧的高校建立市场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和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
|

校工会常务副主席 闫耀礼 | 3月19日,我校顺利召开了六届八次教代会,为进一步凝聚力量,汇集智慧,共商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结合校长工作报告,就我校提案工作谈一些看法。 一是要不断提高提案质量、办理质量和服务质量。要有针对性的提出与学校发展规划相关,体现学校目标定位和改进工作、生活条件的提案,同时提案也要切合实际。二是提案承办部门要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代表提出的提案,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办理和答复,能办理的立即办理,不能办理的要做好与提案人的沟通解释工作。三是提案工作委员会要继续加大提案督办巡视力度和工作透明度,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及时总结提案工作的经验和不足,不断提高提案工作科学化水平,为推进学校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
|

许昌校区管理中心主任,许昌教学试验场党总支书记、场长 耿字典 | 在高等教育激烈竞争的今天,我们一定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在自身的优势专业上实现跨越发展。在学生培养方面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把“学生兴趣+学校教育+社会需求”三者有机结合,推进校企交流合作,为学生开拓就业渠道、提升就业层次、打造创新创业平台。 根据今年校长工作报告中许昌校区容纳4000名学生的规划,建议学校尽早启动许昌校区部分二期建设项目,增加运动场看台、图书馆、大教室、学术中心和学生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把许昌校区办成“教学+实验实习”功能齐全的教学科研、实验实习基地,因地制宜,研究制定出符合许昌校区实际的管理新模式,为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 |
|

社会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兼总经理 王楠 | 教代会总结成绩实事求是,谋划发展思路清晰,作为一名产业和服务保障岗位的“老兵”,对今年学校提出的深化校办产业、后勤保障等改革有一些体会和建议: 建设国际知名、更具特色优势的一流农业大学,在具有一流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水平的同时,还必须具备一流的管理和服务保障能力。这种能力的表现形式,就是用更加专业、精细、优质的保障服务,让广大师生员工有更强的获得感。校办产业改革,要在理顺政策、资源配置、运行机制上做好顶层设计和长远发展谋划,同时要有规避风险的措施,使产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为学校作出更长期、更大的贡献。总之,只有让各项促进发展、惠及民生的举措一一落地,才能更好地保持和激发广大教职工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
|

应用科技学院党总支书记 张红阳 | 作为院党总支书记,要牢牢抓住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着眼建班子、带队伍,务实重干,开拓创新,充分发挥好党总支政治核心作用,全面抓好党的建设,全力促进学院事业快速发展。 一方面,建好班子。建立健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等,大力支持院长在其职权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把班子建成自觉学习的表率、勤勉工作的表率、转变作风的表率、团结共事的表率、廉洁自律的表率,切实提高为师生服务的水平。另一方面,带好队伍。重点抓好党员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的新载体、新途径,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党内品牌化、系统化、规范化活动,促进党员素质的提高,使党员当先锋、做表率,发挥榜样效应、引领效应,带动全院师生推进和谐学院建设。 |
|
往期回顾:
第一期 第二期
编辑:孙淑娥 郭治鹏 周红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