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欢迎你!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大要闻

郭庚茂带领全国人大农委调研组来校考察

时间:2016-10-20 09:30:31 来源: 宣传部 阅读:

 

  本网讯(记者 郭治鹏 周红飞)秋日暖阳里,十月的农大校园分外明媚。10月19日,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委原书记郭庚茂带领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调研组来校,考察农林科技创新工作。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曹维新、蒋省三、许为钢等参加调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段喜中,省人大、省农业厅、省林业厅有关负责人,校党委书记程传兴,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副校长谭金芳等全程陪同考察。

全国人大农委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委原书记郭庚茂带领调研组来校考察农林科技创新工作

全国人大农委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委原书记郭庚茂带领调研组来校考察农林科技创新工作

 
  郭庚茂一行抵达学校东门后,步行穿过校园,先后来到校史馆、中原农村信息港、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和农业部农村可再生能源重点开放实验室,认真查看展览、听取专家介绍,与师生座谈交流,详细了解我校办学历史和特色、科技创新、科技体制改革、产学研结合、成果产出、人才培养等情况。

参观校史馆

参观校史馆

听取科技创新情况介绍

听取科技创新情况介绍


  在看到展览的民国教育部专字第895号档案时,郭庚茂被这份1912年文件中对河南农业的有关表述所吸引,他朗声读出了当时农专校长时经训的心声——“河南土宜人性最与农业相宜……河南农业不求改良,无以植工商之基础,即难与世界列国相竞争。”
  “说得很好啊,这些话到现在也不过时!”郭庚茂对一百年前农大人的弘农爱国情怀赞叹不已。
  看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农科师生们在大田里耕作的场景,郭庚茂一行对当时的农具等生产设备产生了浓厚兴趣,走近展板仔细观看。 

考察中原农村信息港

考察中原农村信息港

与在信息港值班的大学生志愿者交流

与在信息港值班的大学生志愿者交流


  在中原农村信息港,郭庚茂观摩了农业远程监控及诊断信息系统,现场观看了我校专家视频问诊过程,并和值班的大学生志愿者亲切交谈,详细了解“12396热线”等运转情况,希望这样的信息技术覆盖面能够更广,让老百姓都能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实惠。

考察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

考察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

考察中心实验室,听取玉米种质创新情况介绍

考察中心实验室,听取玉米种质创新情况介绍


  走进工程楼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郭庚茂在听取了有关中心成立背景、运行机制、工作成效等情况的介绍后,赞许地说,河南农业大学作为一所省属农业高校,能拿到这块国字号牌子,很了不起。
  在中心实验室,看到桌上陈列的玉米新品种,郭庚茂饶有兴致地和实验室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交谈,从玉米育种的方向、趋势到玉米产业的前景等方面都提出了问题,并分析了形势。
  当听到陈彦惠教授介绍玉米品种9953测产达到1096.22公斤时,郭庚茂问得很仔细:“我向你们请教请教,现在玉米育种的努力方向和目标方向有哪些?主要从哪几个指标几个要素上去努力?”听取了专家的解答后,郭庚茂给予了积极评价,并在当前玉米市场饱和、玉米收购价格下跌的形势下,对发展玉米青贮品种算了一笔细账,鼓励科研人员进一步加强研究。
  针对玉米产业,郭庚茂介绍了玉米生产的市场经济背景、全球化背景和新常态背景。他指出,在这三大背景下,我们的农产品,特别是小麦玉米,一个突出的大的问题,是跟国外相比没有竞争力。我们这个农业专家怎么从技术上应对这个挑战,是一个需要努力的方向。

考察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向科研人员了解高碳基土壤修复肥研发应用情况

考察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向科研人员了解高碳基土壤修复肥研发应用情况

  

  走出中心实验室,郭庚茂一行又到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和农业部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调研。他对我校主持的烟草分级标准、研发的高碳基土壤修复肥以及生物制氢技术和设备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能够加快商业化和产业化,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考察调研过程中,程传兴、张改平汇报了学校事业发展、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情况。

 

摄影:郭治鹏 周红飞

编辑:孙淑娥 郭治鹏

 

 

 

 

 

 

考察农业部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详细了解生物制氢等技术研究进展

考察农业部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详细了解生物制氢等技术研究进展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