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欢迎你!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大要闻

再传捷报:我校农机农艺信息融合生产技术助推“2011计划” 长葛试验区玉米大丰收

时间:2016-10-01 08:05:05 来源: 超级管理员 阅读:

 

玉米籽粒机喷吐出金色的玉米

玉米籽粒机喷吐出金色的玉米

  本网讯(记者 郭治鹏)9月30日,伟大祖国67华诞前一天,在我校国家“2011计划”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长葛现代农业试验区内,一片繁忙的景象。伴随着玉米联合收割机的轰鸣,金黄色的玉米粒从机舱内喷涌而出,迅速装满了伴随前进的车辆,引发了周边群众讶异的欢呼。
  这里正在进行的是试验区玉米实打验收测产,不过,此刻的验收的主角却不是丰收的玉米,而是由我校在试验区组织实施的“玉米生产农机农艺信息融合技术示范项目”。经过测产,采用这一技术的地块玉米产量比较示范带动区今年玉米平均实收产量提高23.7 %— 27.6 %,这一喜讯也为祖国67华诞献上了一份珍贵的礼物。

 

农机农艺信息融合技术要点

农机农艺信息融合技术要点

田间实时监测系统

田间实时监测系统 

副校长谭金芳、省教育厅科技处调研员张水潮查看拖拉机自动导航系统

副校长谭金芳、省教育厅科技处调研员张水潮查看拖拉机自动导航系统


  据了解,“玉米生产农机农艺信息融合技术”在该示范区实现了60 cm等行距玉米机械化免耕精密播种,并采用配有GPS自动导航的大中型拖拉机播种作业,株距合理,漏播、重播率低,种植规范,缺苗断垄少,达到了玉米免耕精密播种的技术要求;自动导航拖拉机播种作业,种行直线性行好,接行误差小于2.5 cm,提高了机械作业效率和田间通风效果,便于后期田间管理。在玉米田间管理生产中采用了测土配方施肥、叶面营养诊断,田间信息实时监测等信息化技术,实现了管理过程的智能化决策。
  这一项目开展的大面积玉米全程机械化、信息化和农艺技术融合的应用技术示范,大幅度地降低了玉米生产中劳动力投入和生产成本,实现了玉米生产中节本增效,大面积均衡增产,起到了很好的技术示范作用,为周边地区玉米大面积籽粒机械化收获积累了技术经验。

与会人员观摩学习

与会人员观摩学习


  副校长谭金芳、省教育厅科技处调研员张水潮,我校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相关处室负责人,长葛市、豫粮集团有关负责人参加了实打测产活动。
  在测产验收现场,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院长马新明教授、机电工程学院王万章教授向参加测产的专家、领导介绍了“玉米生产农机农艺信息融合技术”的主要特点、做法和效果。与会专家领导、有关单位和部门负责人实地考察了技术展示和应用情况,全程观摩了测产验收活动。省农业厅王俊忠研究员作为测产验收委员会主任带领专家组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验收。
  谭金芳对测产验收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祝贺,对广大专家扑下身子、扎根试验区,务实推进项目实施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玉米生产农机农艺信息融合技术”的不断成熟,为农业现代化,特别是为贴近中原大地实际情况的农业现代化探索了新的路径,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推动意义。他希望有关专家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持续提升这一技术的效用,为粮食丰产、农民增收、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作出更大贡献。
  张水潮作总结讲话。他表示,河南农大积极承担国家“2011计划”建设任务,始终紧贴生产实际开展联合攻关,实现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生产需求的有机融合,希望河南农大以此次测产验收为契机,很好地总结经验、创新思路,推动相关工作更好更快发展。

 

摄影:郭治鹏

编辑:孙淑娥 郭治鹏
 

 

 

 

丰收的喜悦

丰收的喜悦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