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欢迎你!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大要闻

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23年度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时间:2023-12-09 22:45:07 来源: 农学院 阅读:

会议现场

本网讯(通讯员 杨孟莉)12月2日至3日,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23年度学术年会在龙子湖校区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建生,河南大学教授宋纯鹏,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严建兵,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马正强,以及我校农学院教授郭天财、林同保等学术委员会专家参会。河南省科技厅总工程师高拓副厅长、实验室与平台基地建设处处长贾柔冰,校长介晓磊,副校长刘晓永出席会议。科技处、农学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实验室创新团队全体师生参加此次会议。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吴刘记主持会议。

校长介晓磊在会上发言

介晓磊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召开“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23年度学术年会”,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农业强国”战略部署的举措之一,也是推进河南农业大学“双一流建设”的一件大事,对于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所以农科为特色和优势的综合性大学,作物学一直是学校重点支持的学科。2013年12月,科技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准依托我校建设“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也是河南省首个依托高校建设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校始终高度重视实验室重组工作,也将在各项准备工作中给予全面支持,全力以赴完成实验室重组工作。

河南省科技厅总工程师高拓副厅长在会上发言

高拓对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各项工作表示了高度肯定。他指出,依托单位应不折不扣的保证实验室基础运行条件,配套必要的经费支持,给予特殊灵活的科技人才政策,在合理范围内赋予重点实验室主任最大的权力与支持,全力保证重组工作顺利完成。

汤继华从主要工作成效和主要科研进展等方面总结了实验室2023年度工作概况,并对实验室重组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全面分析。2023年,实验室紧紧围绕小麦玉米在全国的地位优势和特色,针对小麦玉米生产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在玉米铁营养强化基因的克隆与应用、玉米杂种优势遗传研究机制、玉米耐高温基因发掘与利用、小麦骨干亲本优异基因的挖掘及利用、小麦品种矮抗58基因组物理图谱的构建及应用、小麦低温响应及抗病基因的克隆和新品种培育等重点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 Genetics》《Molecular Plant》等期刊上。“优质强筋、中强筋小麦量质协同机制与调控关键技术创新应用”和“玉米耐高温关键基因挖掘及其功能解析与在耐热品种鉴定中的应用”分别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河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汤继华培育的玉米黄金粮MY73高产新品种,在今年国内多个省份玉米亩产中均创最高纪录,圆满实现了总书记“吨粮田”的愿望,目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500万亩,种植面积全国第一。

参会专家从河南的地域特色、所占优势和自身实验室的重组经验等方面对实验室重组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各创新团队以“实验室重组和团队发展方向”为议题进行了分组讨论。


编辑/黄璞 杨钰晨 审核/李浩贤 签发/周红飞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