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郭治鹏)12月7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会议有关报道,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的讲话刊出后,在我校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师生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针对性,是指导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献。
“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
校党委书记程传兴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高校党委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我们既倍感使命光荣,又倍感责任重大。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就是要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自觉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使高校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成为党的政策的拥护者、践行者和弘扬者,成为师生思想的引领者;使高等院校、各级思政教育平台成为培养、孵化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巩固阵地。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褚金海指出,总书记的讲话反映了高校思政工作,特别是学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做好相关工作具有战略意义。当前我校正在蓬勃开展“大志•大爱•大雅”教育,其核心内容就是引导广大青年学子自觉提高政治觉悟立大志,树立正确价值追求存大爱,培育良好行为习惯养大雅,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成长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与总书记的要求高度契合,学校将以此为抓手,进一步扎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时间组织学院全体师生收听收看了会议报道,就主要内容开展了研讨。学院党总支书记徐峰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切实担负起传播、弘扬马克思主义的责任,不断增强理论阐释能力,在推进马克思主义进课堂、进头脑等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学院院长陈娱表示,将进一步增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加大加强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力度,提升思想政治课的亲和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及“立德树人”,将定位为高校的立身之本,对此,我校学生战线工作者纷纷点赞,感到备受鼓舞。
农学院党委副书记吴旭静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说出了我们的心声!农学院将坚持把弘扬农耕文化作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强化农科大学生的“学农、爱农、弘农、惠农”意识,培养合格人才。林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华、烟草学院党委副书记秦素玲一致认为,要通过建立专业课的课堂育人机制、筑牢党支部战斗堡垒、强化新媒体教育功能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服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开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牧医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牛娟说,做大学生思政工作必须立足学生思想状况实际,学会用他们的语言与他们对话,用他们的方式与他们交往,让思想政治工作更具亲和力和针对性。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魏玮表示,要用“授之以渔”的方式,分层次、分阶段、有针对性的将理想树立、理论学习、文化熏陶、实践锻炼等多元化课堂有机统一,帮助学生成为“高幸福感”的优秀人才。
“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教师,曹广伟认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结合中国革命历史和中原地区的乡土人情,积极引导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我校大学生形势政策课教师杨光说,传道者要先明道,教育者要先受教育,作为高校教师要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我校广大青年学子对会议召开给予高度关注,他们通过不同途径收听收看了会议报道,并积极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在广大师生中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
“要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修养统一起来”,牧医工程学院学生会主席樊杰说,我们应当无比珍惜当前良好的学习环境,将远大抱负付诸实际行动,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以过硬的本领和高尚的道德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之中。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学生李嘉辉说,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振兴的事业中。
编辑:孙淑娥 郭治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