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我校师生广泛深入开展专题学习,纷纷表示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切实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动各项工作在农大校园落地见效。10月11日,作为学校宣传思想文化阵线的排头兵,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河南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河南省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学校青年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员在龙子湖校区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研讨,大家着眼新任务新要求,共同探讨如何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实践成果。

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陈娱: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精深,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河南农业大学)负责人,要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结合国情、省情、校情在“七个着力”的研究上、阐释上下功夫,做到真信真懂真会真用。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课程作用,努力做到讲深讲透讲活,积极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进思政课堂、进学生头脑。履行好教师的政治使命和职业责任,引导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肩负时代重任,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担负起一名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实现一流农业大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鹿林: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地全面地学习、深刻地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的战略部署,特别是文化强国战略,自觉地担当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让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工作,呈现新气象,展现新作为。我们不仅要做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融合,相互成就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好与世界各族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培育和造就中华现代新文明,让中华文明呈现出新的形象、气质和品格,而且要特别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七个着力”,遵循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明确的路线图,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代给大家的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任务书,开创新时代文化建设新局面。我坚信,在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强大思想武器的武装下,在这一科学行动指南的指引下,中华民族注定能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造就中华现代新文明,不断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王俏蕊:这次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明确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点。这一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确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使命、规律、原则、路线图、任务书,体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逻辑统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同样要做到“明体达用、体用贯通”。首先,在系统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础上将其作为科研、教研的重要选题方向,做好大学生文化使命担当培养工作的前提是教师真懂真学真信真用。其次,针对思政课教学内容,探究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具体章节专题教学的方式方法。要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观点、大历史观、“两个结合”、开放包容、文明互鉴、守正创新等调动学生投身于新时代中华文明新形态建设的积极性。再次,探索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我校思政课学生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沉浸式创作中爱农、荣校,在文化自信中凝聚共识,成为我校创新办学模式、争创世界一流、投入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同行者建设者。
河南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负责人、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周红飞: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战线天然肩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责任,必须着眼新任务新要求,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实践成果。一是坚定不移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筑牢“培养什么人”的思想根基。将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断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师生,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师生听党话跟党走,做社会主义优秀接班人。二是坚定不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回应“怎样培养人”的时代之问。坚持守正创新,将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变为最大增量上下功夫,通过大力开展融媒体网络育人实践,着力提高新闻舆论在校园的传播力影响力,让党的科学理论春风化雨般走进师生的心里。三是坚定不移唱响正能量主旋律,增强“为谁培养人”的精神追求。不断加强“四力”建设,深入挖掘校园优秀文化,把好新闻、好典型、好经验发掘出来,打造身边榜样群体,用故事吸引人、用真情打动人、用思想引导人、用“网言网语”贴近人,营造见贤思齐的优良生态。同时,要强化工作统筹,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校院联动和平台互通,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建设的良好氛围,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河南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员、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陈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也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七个着力”的提出,为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如何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既提供了宏观层面的整体指导,又指出了具体层面的实践路径。作为高校宣传思想文化阵线的排头兵,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大力创新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把有意义的道理讲得有意思,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师生头脑中落地生根;大力加强传播能力建设,加快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讲好农大故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弘农爱国的精神内涵深度结合,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优质文化精品,擦亮学校“农”特色的思政品牌特色;坚决扛起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把意识形态安全管理贯彻到立德树人的全过程。
河南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员、校团委副书记 谢东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青年兴则国家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青团要把加强对广大团员和青年的政治引领摆在首位。作为一名高校共青团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共青团和青年实际,加强队伍建设,改进工作方式,不断开拓创新,用青年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努力实现青年在哪里、宣传工作就做到哪里,真正让青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活起来、亮起来,推动新时代青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凝聚青春力量。
河南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员、校党委宣传部教师 黄婉珺:从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提出的“九个坚持”,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到的“两个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五个方面”部署文化建设工作,今年6月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深刻阐释“两个结合”中的“第二个结合”,到这次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并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作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一员,在新征程上要不断锤炼能力本领,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一是要持之以恒聚焦点。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深刻领会其中蕴含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二是要统筹兼顾抓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七个着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围绕这七个方面下功夫,做到明体达用,更好地服务师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要突出特色增亮点。新时代新征程,面临着新任务新挑战,将继续传承赓续农大精神文脉,凝练特色品牌,做好线上键对键、线下面对面的具体工作,汇聚育人合力、建好文明高地、构筑牢固防线,奏响“弘农爱国”最强音。
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刘宁静: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10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并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这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作为思政课教师,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切实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增强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工作室将自觉担负新的文化使命,通过系列思政微课等形式,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融汇融通,引导学生做担当使命、奋发有为的新时代青年。
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王蕊: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正式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宣传思想文化方面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例如“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等,这些论述内涵丰富、极为深刻。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特别是新时代伟大变革,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河南省高校辅导员工作室负责人、农学院团委书记 朱瑞萍: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全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工作室建设中,一方面,将不断强化辅导员主导地位,把提升辅导员政治能力,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水平作为工作主线,持续依托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辅导员沙龙、假期研学、理论宣讲等工作平台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另一方面,将始终坚持学生主体地位,持续创新价值引领模式,依托新生入学教育主题宣讲、党的创新理论专题宣讲等活动品牌,把真理讲出烟火味,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学生、扎根心灵,真正做到深化于学、内化于心、转化于行。
河南省“学理论”辅导员工作室负责人、动物科技学院组织员兼团委书记 韩笑: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我倍感振奋、深受启发。长期以来,“厚生丰民”的红色基因和“乡村振兴”的绿色梦想是所有农大师生矢志不渝的奋斗底色,动科人也不例外。通过“办好一个节(动物文化节)、用好一张网(网络传播渠道)、走好一段路(社会实践)”,我们坚持不懈以文化人、以知促行,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作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者,我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学深学透、对标对表新精神新要求,优化平台载体,创新方式方法,学准、讲活、践行好、传播好党的创新理论,引导广大学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下功夫,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讲好农大故事、宣传农大形象,协力树立学院品牌,凝聚师生力量,让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更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河南农业大学青年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员、党委办公室副主任 郭治鹏:这次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相比以往,在会议主题中增加了“文化”内涵,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贯通是基础,狠抓落实是目的。当前我校正处于抢抓“双一流”创建机遇,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关键时期,正是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阶段,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尤其重要。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战线的一员,更加要充分认识到使命光荣、任务艰巨,下一步要着力在三个方面做贡献:一是要在加强党的领导上做贡献,为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提供思想保证。通过创新工作高举旗帜,引导师生站稳政治立场,形成凡事讲政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听从学校党委号召,围绕学校事业发展大局大势开展工作。二是要在凝聚思想共识上作贡献,为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提供精神力量。充分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独特作用,开展理论研究、发展思路、目标路径宣传阐释,以此凝人心、聚人气、鼓斗志,在树立争创一流志气、推动发展骨气、担当任事正气等方面下功夫,引导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三是要在营造浓厚氛围上作贡献,为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提供文化条件。突出文化在思想工作中最基础、最持久的作用,大力弘扬弘农爱国、求真创新、厚德质朴、包容奋进的农大精神,着力营造踔厉奋发、不骄不躁、务实重干、百折不挠、久久为功的文化氛围,厚植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丰沃土壤。
河南农业大学青年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员、校团委副书记 张倩: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高瞻远瞩、举旗定向,让人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倍增信心。身为一名高校共青团干部,我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强化政治担当,要始终明确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充分结合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头脑,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听党话跟党走。要始终牢记赓续中华文脉这一重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己任,扎根时代生活,弘扬美育精神,着眼于新时代高校美育发展所需要思考和解决的时代课题,着眼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高校美育事业和艺术文化氛围营造,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的文化使命!同时,要用好用活“微晓农大”“微光校会”等新媒体平台,推出青年喜闻乐见的宣传文化产品,把党的温暖充分传递给青年,把青年的温度如实告诉党,用青年青语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让广大团员和青年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河南农业大学青年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员、园艺学院党委副书记 毛会坡: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深刻阐述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极端重要作用,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作为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一线工作者,一是要在真学真用上下功夫,要系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扎实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做好理论武装。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根铸魂,培养更多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新时代青年;紧紧围绕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凝心聚力,充分发挥教职工生主人翁精神,团结一心,争先创优。二是要在擦亮品牌上下功夫,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与专业特色紧密结合,扎实做好每年一度的“园艺文化节”和“茶文化节”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传承发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农大故事,传播好农大声音。三是要在选树典型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园艺五代人”和“河南蔬菜之父”张绍文教授等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教师扎根中原沃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勇担时代重任、乘上时代春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新征程中走在前面,努力交出满意答卷。
河南农业大学青年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员、校党委组织部教师 王肖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我们责无旁贷。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使命,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积极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主动占领网络宣传教育阵地,精心准备网络文化作品,让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提升广大青年学生政治素质、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价值追求。

文字整理/黄婉珺 赵娅楠 编辑/黄璞 杨钰晨 审核/陈玺 签发/周红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