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润儿强调:
育种工作既要讲产量,更要讲质量,要根据社会需求开展育种工作。
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中国人的手里,端在中国人手里的前提就是我们作物的种子要出在中国人的手里,做不到这一条,中国人的饭碗是端不稳的。
要做好产品的功能化研究,从育种源头抓起,研发颜值营养值口味值“三值”并重的产品,让百姓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风味。
本网讯(记者 郭治鹏 周红飞 陈玺 吴麒洋)六月的校园生机勃勃,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和收获的喜悦。6月16日上午,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润儿莅临我校考察调研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带来了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也为我校师生指明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省政府秘书长朱焕然、省农业厅厅长宋虎振、省林业厅厅长陈传进、省农科院院长张新友、省科技厅副厅长马刚、省畜牧局局长王承启随同考察,校党委书记程传兴,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等校领导全程陪同考察。
在程传兴、张改平陪同下,陈润儿先后走进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玉米改良中心郑州分中心、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现代畜牧业协同创新中心和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考察科技创新、生物育种、现代畜牧、供给侧改革和“2011计划”建设有关情况。
每到一处,陈润儿都认真查看展览、仔细听取专家介绍,并不时就有关问题询问校领导和有关专家,与他们进行深入交流。

在国家“2011计划”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陈润儿认真听取了郭天财教授关于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有关情况的介绍。听到我校从全国2700多所高校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首批14个“2011计划”牵头高校之一,陈润儿不住点头称赞,关切地询问相关中心建设目标和配套实验室建设情况,叮嘱要扎实做好相关工作,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在国家玉米改良中心郑州分中心,农学院李浩川教授向陈润儿介绍了正在开展的玉米新品种选育与品质改良等工作进展情况。陈润儿细心听取了介绍,并详细询问了目前育种的种质来源、品状特性、主要技术手段、新品种推广和应用等情况。


在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陈润儿先后听取了小麦专家陈锋教授和玉米专家、实验室主任汤继华教授的介绍。
在听到陈锋教授介绍我校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促进育种工作,特别是小麦等作物的品质大幅提升后,陈润儿指出,育种工作既要讲产量,更要讲质量,我们现在正在大力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根据社会需求开展育种工作的研究。他特别指出,比如用作猪牛羊等动物饲料的品种,我们就要深入研究如何提高品质,加快动物的消化与吸收,使之更加符合社会需要。
听到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汤继华正在开展作物优良性状的基因挖掘和应用工作时,陈润儿关切地询问:“分子标记没有问题吧?DNA的提取技术没有问题吧?育种的模块化进展怎么样?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应用了没有?”一连四个问题,充分显示了陈润儿对育种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熟悉程度。“都没有问题!”汤继华自信地一一作答,并介绍了我校有关研究的进展情况。陈润儿高兴地给予肯定,并指出:“现代的育种家,一定要具备运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思维,要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推动育种工作的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中国人的手里,端在中国人手里的前提就是我们作物的种子要出在中国人的手里,做不到这一条,中国人的饭碗是端不稳的。如果让国外控制了我们的种子,将来我们会受制于人的。”
陈润儿还强调,我们省当前正在推动建立一个种质资源库,长期来看是对我国种质资源的保护,中期来看是国家种质资源的备份库,同时也是我们育种的材料来源,只有掌握了种质资源才是掌握了核心技术。在听到汤继华教授集中全省优势资源建立统一的分子育种平台的的建议后,陈润儿高兴地说:“对,我们要明确功能定位,构建一个包括细胞学实验室、分子分析设计等在内的平台,保持河南在育种方面的优势。”


在河南省现代畜牧业协同创新中心,陈润儿听取了康相涛教授和张龙现教授的介绍。
在听到康相涛教授团队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心汇聚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地方鸡种质资源的情况后,陈润儿称赞道:“技术发明的二等奖很难得,非常好,非常不容易!”随后,他详细了解了我校在地方鸡种质资源保护和新品种开发、禽蛋品质改良、奶制品研究等方面的情况。听到康相涛团队自主研发的绿壳蛋实现了高锌、高硒、高碘、低胆固醇“三高一低”,市场前景喜人,陈润儿表示认可。在我校自主研发的优质酸奶展台前,他接过一瓶酸奶认真品尝,高兴地对工作人员说:“味道很好!”
就进一步做好相关研究工作,陈润儿指出,提升产品品质的关键在于育种,要做好产品的功能化研究,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选育不同的品种,开发不同的产品,让大家既吃的营养又吃的健康;要注重产品综合质量的提升,做到颜值、营养值、口味值“三值”并重,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了解到张龙现教授正在开展的人畜共患病研究有关情况后,陈润儿鼓励说:“这个研究很有价值!”他强调,抓好防疫是保本,抓好管理是赚钱。要加强畜禽养殖、产品开发和人兽共患病研究的合作,确保安全。畜禽产品的研究和生产要充分考虑产品质量安全,特别是生产过程的安全,首先抓好过程控制,这既关系人的安全,最终也决定了经济效益。

行至工程楼一楼,烟草学院科研成果展台吸引了陈润儿一行。烟草学院刘国顺教授向陈润儿介绍了烟草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和加工技术,并展示了烟叶等成果的优良品质。在看到我校研制的烟草、花卉等专用肥料后,陈润儿称赞道:“各种专用肥料细致化了,很好!”
刘国顺手上一束金灿灿的烟叶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得知这是我校培育的烟草新品种,陈润儿仔细查看颜色、辨别香型,寄语相关专家:“烟叶的肉质很好!我们要从土壤抓起,综合考虑植保、肥料、烤烟等环节,推动烟草传统产业升级。”

临别之际,恰遇正在拍摄毕业照的大学生,陈润儿向大家挥手致意。程传兴、张改平代表学校3万余名师生向陈润儿省长对学校的关心、关注表示感谢。
考察期间,程传兴、张改平还向陈润儿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学科建设、学校发展等方面的情况。陈润儿叮嘱学校主要领导和专家,要群策群力,担当作为,做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为河南打造农业生物育种中心、加快现代农业强省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当天下午,陈润儿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我校张改平、陈彦惠、康相涛等专家受邀参加,和相关厅局、育种企业负责人一起,共议河南农业生物育种发展。大家纷纷表示,河南的经济、人才、种业规模等都具备了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发展的条件,要抢抓机遇,尽快形成发展优势。
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陈润儿指出,生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河南作为农业大省,要整合资源、发挥优势,致力打造农业生物育种中心,使其成为带动产业发展的技术研发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合作交流基地、企业孵化基地。
摄影:郭治鹏 周红飞 陈 玺
编辑:孙淑娥 郭治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