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欢迎你!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大要闻

暑期工作巡礼丨踔厉奋发新时代 笃行不怠向未来(四)

时间:2022-08-30 14:39:55 来源: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阅读:

  编者按:2022年7月6日,河南农业大学迎来了建校120周年华诞,举办了庆祝建校120周年暨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推进大会。百廿风雨兼程,农大人高擎厚生丰民、弘农爱国的理想,一路追光,不断攀登,谱写了与高等教育同频、与“三农”事业共振的壮丽篇章。校庆的圆满成功激发了农大人的斗志,广大教职工踔厉奋发,乘势而上,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入到学校事业发展中去。在新的起点上,全校师生继往开来、接续奋斗,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努力交出一份“双一流”创建的优异答卷,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此,我们将这个暑期平凡农大人的“不平凡”故事讲给你听。


农学院


强能力转作风 重担当促发展


拼图.jpg


  2022年暑期,农学院以百廿校庆为契机,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结合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放假不离岗,全力促发展,以昂扬的姿态、奋进的精神、扎实的工作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主动作为,能力作风建设提升新高度。邀请日本农研机构雒伟锋博士、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赵少华等专家为学院师生作学术报告。8月22日至24日,学院面向全体教职员工举办2022年暑期发展战略研讨会,研讨会邀请科学技术部、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河南省教育厅相关领导和权威专家开展专题辅导报告并结合分组大讨论的形式进行。

  主动谋划,百廿校庆活动展示新形象。学院举办了CIMMYT-中国小麦和玉米科学创新论坛、2022年全国作物学博士后学术论坛等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为校庆助力。举办了农学专业2002届毕业20周年师生交流座谈会和1977级毕业40年联谊座谈会。设立“河南农业大学农学教育发展基金”,获赠校友捐款120余万元。学院宣传片《大河奔涌立农稷》、校庆纪念画册《薪火相传双甲子,弘农育人创一流》、新书《中国玉米育种大先生吴绍骙》和《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史》等相继发布。

  主动加压,一流学科创建迈出新步伐。相继完成作物学“学科特区”建设编制、2021年度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建设进展汇编、神农种业学院建设方案制定。聘请行业专家对“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等5个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修订。申报增设“生物育种科学”专业。王桂凤教授课题组、王道文教授、郭天财教授等在国际主流杂志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学术论文。

  主动担当,科研社服工作开拓新局面。学院小麦种质创制和新品种培育科技创新团队培育的抗赤霉病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豫农903、豫农904等顺利通过国家和河南省审定。2022年河南省科技重大专项和河南省农业良种攻关项目成功获批。学院先后组织600余名师生奔赴河南省18个地市开展秋粮作物造墒播种等工作,共开展技术指导、培训90余场次,培训农民2000余人次。示范玉米新品种24个、配套栽培技术12个。暑假期间转化作物新品种3个、发明专利3个,获转化资金400余万元。

  主动发力,育人实践工作实现新突破。农学院暑期组织330余人的34支实践团队奔赴延安、开封等地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研,受到人民日报、河南日报等20余家权威媒体报道。学院获得2022年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其中,3个项目晋级国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1个项目入围国赛,3个项目入围省赛。学院成功举办了首届河南农业大学智慧农业创新创业大赛。学院3篇学位论文获2021年度河南省优秀学位论文。学院举办了研究生就业工作推进会议,通过并印发《农学院促进研究生就业管理办法(试行)》。


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


学科建设稳步推进 发展成果亮点纷呈


拼图.jpg


  2022年暑期,学院紧紧围绕学校教学工作部署,在教育教学管理、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学术交流、产学研及社会实践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亮点纷呈。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召开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论证会,组织各系《关于深化新时代河南省本科专业 结构调整优化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的学习,确定“十四五”期间学院本科专业的调整意向,并制定详细的调整方案。完成2021年普通本科学生转专业、学生注册及选课、教学评估、教材征订、招生宣传等工作。组织学院全体教师开展2022年“暑假教师研修”学习,举办河南省高校首届风景园林本科毕业设计竞赛和2022年课堂教学创新大赛。

  突出龙头地位,学科建设扎实推进。学院坚持把学科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突出其龙头地位和引领作用。假期,作为主办单位之一的第三届生态与环境工程国际科学会议在波兰召开,作为我校120周年校庆系列国际会议之一,院长田国行教授担任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并作大会主旨报告。积极组织学院师生参加第六届“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同济-江西农业大学论坛”,雷雅凯副教授作了精彩报告。院长田国行访问美国波兹南生命科学大学、美国林务局落基山研究站并开展座谈交流。完成郑州市重点实验室现场验收工作。

  交流调研如火如荼,产学研稳步推进。学院举办建校120周年校友座谈会。与黄淮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进行考察交流。王政副教授带领学生在郑州、南阳、信阳、洛阳、焦作、三门峡、平顶山等地开展河南省野生兰科资源调查工作。副院长孔德政到漯河、驻马店、信阳举办盆景交流活动并颁发技艺职称活动。苏金乐教授、孔德政教授、刘保国副教授、王政副教授一同赴郑州航空港区大营镇三户赵村开展古树养护技术指导工作。孔德政教授、刘艺平副教授一同赴焦作武陟黄河龙泽园开展荷花栽培管理技术指导工作。栗燕老师作为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到光山县、罗山县开展科技服务。贺丹副教授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洛阳农林科学研究院的十余位牡丹研究专家的老师一起赴洛阳栾川就牡丹、芍药远缘杂交育种技术开展科技服务。

  暑期社会实践成果丰硕。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依托学院特色开展了诸如美育课堂、手工艺术、多彩墙绘、书法绘画等特色活动,加入党史宣讲、疫情防控、环境治理等常态活动,本次活动涉及到9个省份,70余个城市。

  师生参赛齐出彩。孟滨教授受邀参加飞越·2022塞尔维亚-河南国际艺术交流展并致辞,展出作品19幅。陈岩老师的作品入选中原画风·河南省青年优秀美术作品展。积极组织学生参加2022年第十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20余项,河南农业大学被评为最佳组织奖,李南老师获评省级优秀组织教师。参加第16届中国好创意大赛,教师-视觉传达组获得二等奖1项,学生组获得二等奖2项。参加“文化创意·点亮鹰城”平顶山创意设计大赛,入选作品8项。参加第16届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国赛推优2项,河南省赛区获奖1项。


植物保护学院


紧抓重点 勇于担当 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


拼图.jpg


  暑期期间,植保学院以120周年校庆工作为契机,立足岗位,紧抓重点,攻坚克难,踔厉前行,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担当时代责任,以昂扬的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在校庆工作方面,植保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校庆筹备工作,成立校庆工作组,多次召开校庆会议,精心设计校庆画册,拍摄校庆宣传视频,撰写校友请柬,设计制作校庆文化衫,策划十余项内容丰富的校庆活动。

  在暑期社会实践方面,学院与虞城县人民政府积极沟通合作,在当地成立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服务基层、锤炼品格、增长见识搭建了平台。今年共有40余支社会实践团队,超过400名学生,积极投身到返家乡、社区防疫、乡村振兴等实践内容中。

  在推动就业方面,学院多次组织就业推动会,落实“一把手”工程,实现全员抓就业,截至目前,2022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落实率达87%,实现预期目标。

  在社会服务方面,民盟农大委员会科技帮扶汝阳,我院多名教授积极参加,助力当地增产创收。

  在本科教学方面,圆满完成了2019级本科生毕业实习,完成了植保学院四个专业培养方案的撰写、修订和专家论证工作;完成了新专业(智慧植保)的培养方案、专家论证和申报工作;完成了现代植物医养行业学院的撰写和申报,2022级本科生招生及2022-2023-1学期教学任务;圆满完成了本科生的注册、培养方案的录入等工作,为学生顺利选课奠定了基础;圆满完成了研究生的招生计划、招生目录的上报及研究生考试大纲的撰写及上报工作;圆满完成了首届课程思政案例设计大赛;2022年课堂教学创新大赛;2022年“暑期教师研修”学院教师按要求参加学习。


园艺学院


心系乡村振兴 贡献园艺智慧


拼图.jpg


  暑假期间,园艺学院专家教授积极深入基层,走进田间地头,开展社会服务,出实招、求实效,在推动乡村振兴和新型农业现代化方面贡献园艺人的智慧和力量。

  支部共建,助力乡村振兴。8月14日,园艺学院设工系党支部与中牟县韩寺镇马家村党支部开展支部共建活动,王吉庆教授等专家老师积极参加,并就马家村流转温室大棚种植项目、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等问题进行探讨,为马家村园艺产业发展给出了指导性意见。

  科技帮扶,技术引领发展。7月12至14日,由吴国良教授等专家组成的国家科技特派团核桃产业组在东兰县开展核桃产业实地帮扶。8月11日至16日,河南省大宗水果体系专家、河南省果树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郑先波教授一行,赴罗山县、光山县、遂平县、叶县等地指导桃、葡萄、苹果等生产,并在田间开展培训和技术指导。园艺学院马长生教授、王吉庆教授、李胜利教授等众多专家,也利用暑期积极奔赴各地蔬菜种植企业和农户进行技术交流指导,主动做好技术培训、科技下乡、政策咨询等工作,让农业真正走向现代化,让园艺产业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社会实践,青年逐梦未来。“青春喜迎二十大,同心筑梦向未来”,7月17至20日孙凯乐副教授和张涛博士利用暑假带领研究生和本科生赴台前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针对植物种植存在的弱光寡照问题,积极开展社会调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校企合作,携手共赢发展。6月29日,园艺学院与河南省镇平县乡情种植农民专业合作雅润酒庄举行签约共建仪式,校企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鲜食葡萄种植、乡村振兴、葡萄酒生产和全域旅游有机结合,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生命科学学院


服务乡村振兴 贡献农大力量


拼图.jpg


  暑假以来,高温天气频发,气候条件变化较多,生命科学学院专家教授顶烈日、冒酷暑,分赴陕西、河南等多个食用菌主产区开展技术指导工作。

  7月底和8月中旬,高玉千副教授先后参与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镇安县科技特派团食用菌产业组和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相关专家组,前往陕西镇安县和商南县、山阳县、柞水县等县调研,开展技术培训服务,专家组详细了解各个食用菌企业生产规模、技术措施、管理模式、经济效益等情况后,针对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与瓶颈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企业排忧解难。

  专家组还深入商南县陕西高科小食品产业园、智慧农业食用菌产业园、青山镇木耳基地、陕西秦岭深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实地查看当地食用菌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状况、了解当地食用菌种植种类、生产模式、生产规模、精深加工状况、指出存在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现场解答企业家、合作社负责及种植大户提出的技术难题,赠送体系研发的新品种和新技术资料。




外国语学院


坚持“三个聚焦” 开启在岗模式


拼图.jpg


  为喜迎建校120周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外国语学院结合学院实际,利用暑假期间,坚持“三个聚焦”,持续开启在岗模式。

  一是聚焦百廿校庆,开展各项爱校荣校活动。学院举办人才培养专家论证会、举办教育教学成果展和教学技能大赛等助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学院开展校庆主题双语征文、英语书法比赛、出彩中原优秀书画作品展等活动花式祝福农大百廿华诞。校友“回家”,助推学校发展。联络并组织周口校友会捐赠荷花献礼母校百廿华诞,召开周口校友代表座谈会,为母校发展建言献策。硬件“美容”,打造温馨家园。升级改造学院资料室内部环境,数字化,美化,多功能化;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创建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打造主题文化墙,谋划公共空间的美化和利用。

  二是聚焦社会服务,加强校地合作助力乡村振兴。为进一步加强地方和高校的联系,促进乡村振兴,学院组建86支社会实践团队,先后赴中牟、信阳、濮阳、驻马店等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义务支教、文艺下乡、志愿服务、科技帮扶等推动农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期间,在中牟县潘店胡村建立“乡村振兴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和“乡村外语教育实践基地”,与潘店胡小学达成了常态化志愿服务合作意向。

  三是聚焦毕业就业,用心用情持续做好跟踪服务。学院成立暑期就业专班,开启“下沉式”走访调研,针对42名就业困难学生建立就业帮扶卡,通过推荐岗位、电话追访、在线指导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就业。


(以各单位提供素材时间为序)

策划统筹/邓振营 周红飞 编辑/陈玺 孙慧敏 杨钰晨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