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欢迎你!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大要闻

学校举办第四届黄河论坛

时间:2018-08-10 20:02:23 来源: 宣传部 阅读:

 

第四届黄河论坛会场

第四届黄河论坛会场

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致词

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致词

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刘旭讲话

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刘旭讲话

农业部科教司高新技术处处长何艺兵讲话

农业部科教司高新技术处处长何艺兵讲话

副校长谭金芳主持论坛开幕式

副校长谭金芳主持论坛开幕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程顺和、赵振东出席论坛

中国工程院院士程顺和、赵振东出席论坛

与会专家学者积极开展研讨

与会专家学者积极开展研讨

 

  本网讯(记者 郭治鹏)8月9至10日,由我校牵头举办的第四届黄河论坛在郑州黄河迎宾馆举行,来自全国有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在2天会期里围绕“多策并举,低成本绿色高效防控小麦赤霉病”主题进行了研讨。
  本次论坛由我校和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和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共同主办。从事小麦遗传改良、分子育种、植物病理和小麦栽培的100余名专家参加了论坛。
  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刘旭,中国工程院院士程顺和、赵振东,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中国工程院二局副局长左家和,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马传喜,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杨武云,农业部科教司高新技术处处长何艺兵,副校长谭金芳、康相涛出席论坛开幕式。开幕式由谭金芳主持。
  张改平代表学校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他向大家介绍了我校历史沿革、科学研究等基本情况。他指出,近年来小麦赤霉病在我省和黄淮麦区连续大面积发生,对小麦产量、质量、农民种麦效益和食品安全造成了重大影响,已引起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与高度重视。考虑到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特点和防控现状,在目前小麦赤霉病发生危害渐趋加重,抗赤霉病育种尚未取得突破,单靠化学防治难以完全控制其发生危害的形势下,我们将“多策并举,低成本绿色高效防控小麦赤霉病”确定为本届黄河论坛的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控技术,为实现我国小麦抗赤霉病育种和低成本绿色高效防控技术的新突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新的贡献。
  刘旭指出,此次论坛将主题定为“多策并举,低成本绿色高效防控小麦赤霉病”,找准了当前小麦生产的重大关键问题,与会的有小麦育种专家、植保专家、分子育种专家、食品检测专家,还有投身在一线的农民育种家,希望通过这次论坛,大家建策建言,探讨低成本绿色高效防控小麦赤霉病的有效途径,确保我国口粮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绝对安全。
  何艺兵指出,国家农业农村部对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强化责任落实、加强监测预警、加强分类指导和推进统防统治的“三强一推”防控工作方针,希望通过本次研讨,能够进一步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小麦赤霉病绿色高效防控的工作重点,全面提升我国小麦抗赤霉病育种和低成本绿色高效防控的技术水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论坛举行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程顺和、赵振东等专家学者通过主题报告和互动讨论、自由讨论,纵论中国小麦生产面临的挑战,小麦赤霉病及其对粮食生产和人类社会的危害,全国抗赤霉病研究攻关取得的成果,小麦赤霉病绿色高效综合防控理论、经验与技术措施,全程绿色防控的理念,近缘植物抗赤霉病基因的挖掘与利用,赤霉病抗性的遗传改良,赤霉病化学防治,健身栽培,寄主诱导的基因沉默、基因编辑技术在小麦赤霉病抗性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凝聚智慧,提出低成本绿色高效防控小麦赤霉病的策略和技术。

 

摄影:郭治鹏

编辑:孙淑娥 郭治鹏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