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通讯员 陈甲法) 日前,国家玉米良种攻关专家组在我校试验基地组织召开了国家玉米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玉米穗粒腐病抗性鉴定现场会。国家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孙好勤,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我校相关单位负责人和种子企业代表100余人参加了现场会。现场会由玉米协作攻关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王天宇研究员主持。
现场会上,王天宇介绍了项目的背景、内容及总体实施情况,项目负责人、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陈甲法副教授汇报了试验的安排和进展情况,课题组成员向与会人员展示了玉米穗粒腐病的整个接种和鉴定体系,部分专家还亲自尝试了玉米穗粒腐病的接种操作。大家实地查看了种质资源的田间表现,并深入了解了玉米穗粒腐病的接种过程。
孙好勤对项目实施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他指出,玉米穗粒腐病是非常严重的一种玉米病害,攻关单位要勇于担当,发动集体智慧进行联合攻关,培育抗病品种,为解决这一重要病害打下坚实的基础。
玉米穗粒腐病是生产上最主要的玉米病害,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制约了玉米产业的良性发展。目前,生产上缺少高通量的玉米穗粒腐病抗性鉴定体系和优良抗性种质资源,开展高通量玉米穗粒腐病抗性鉴定平台研究和挖掘优异抗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陈甲法副教授主持的“抗穗粒腐病优异玉米种质资源鉴定与发掘”是农业部绿色品种特性鉴定评价专项项目,旨在建立高通量玉米穗粒腐病的抗性鉴定平台和筛选一批优异抗源,为国家玉米产业提供优异抗性资源和抗性鉴定服务。项目实施以来,已收集具有丰富多样性的玉米种质资源3000份,完成了黄淮海地区玉米穗粒腐病的病原菌分离和鉴定,初步建立了玉米穗粒腐病的接种与鉴定技术体系。下一步,项目组将对收集的3000份种质进行玉米穗粒腐病的抗性鉴定,深化完善优化接种体系,建立高通量的接种鉴定平台。
摄影:王 勋
编辑:孙淑娥 郭治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