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欢迎你!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大要闻

【基层工作巡礼】牧医工程学院:砥砺奋进谋发展  凝心聚力促和谐

时间:2018-09-19 16:00:12 来源: 牧医学院 阅读:

 

  编者按:校第七次党代会将于9月28至30日召开,这是我校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全面展示各基层党委、党总支校第六次党代会以来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彰显各基层党委、党总支团结和带领广大师生砥砺奋进的精神面貌,进一步把全校师生的力量凝聚到校第七次党代会的各项工作部署上来,校第七次党代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宣传组组织开展了“基层工作巡礼”活动。今天推出专题报道第四期:《牧医工程学院:砥砺奋进谋发展  凝心聚力促和谐》。  

 

  2010年校第六次党代会以来,牧医工程学院党委紧紧围绕建设特色强院为奋斗目标,强力推进“五强战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抢抓机遇,团结和带领全院教职工生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惠民生,开创学院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重学习,聚共识,广集民智共谋发展蓝图

  强力推进全员学习,切实加强思想武装

  坚持学院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化、党员学习常态化、教职工学习全员化。执行每周二下午教工分单位集中学习制度,组织党员赴南水北调、愚公移山等干部学院进行教育培训,利用暑期举办全体教职工培训班。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开展读书交流200余次。开展“百名普通党员微讲堂”活动,累计300人次走上微讲堂。学院班子成员每学期为师生上党课、分享学习体会、交流工作思路。1人当选省委宣传部青年理论宣讲专家。

 

学院举办纪念建党97周年表彰大会暨“铭记政治生日”主题党日活动

学院举办纪念建党97周年表彰大会暨“铭记政治生日”主题党日活动

 

  充分动员凝聚共识,群策群力推动发展

  召开学院第七次党代会、第八次党员大会,明确学院发展思路,做好顶层设计。每年召开教代会,部署年工作任务,确保提案件件落实。每学期召开党支部书记、系主任、教师代表等不同层次的研讨会,动员教工为学院发展出谋划策。结合五四青年节、教师节等节日召开座谈会,听取教工对学院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二、重引领、强保障,党的建设步伐坚实

  严明纪律锤炼党性,切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学习教育活动,切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网络。实行支部书记主体责任清单制、公开述责述廉制,层层传导责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每年活动200余次。

 

学院创新形式开展”百名普通党员微讲堂“活动

学院创新形式开展”百名普通党员微讲堂“活动

 

  内容严肃形式活泼,不断激发支部活力和党员潜力

  筹措专项资金5万元,设立7项院级党建项目研究。举办党支部书记、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培训班,每年培训600余人次。连续8年开展“学先进 做模范”特色党日活动、新生“党旗,飘扬在前方”系列活动、毕业生党员 “六个一”系列活动。坚持举办七一表彰大会,为党龄20年、10年的党员过政治生日。开展“学习黄大年,共筑科研梦”等多场主题党日活动。学生党员自编歌曲《十九大时光》在网上广为传唱。

  亲民廉政防微杜渐,全面加强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

  严格执行“一岗双责”,每学年学院负责人与班子成员逐一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目标责任书。严格执行 “三重一大”、党务政务公开等制度,强化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权力的监督。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廉政微电影,为全体教职工发放廉政书籍。获省高校廉洁教育优秀案例一等奖1项、省廉政文化建设征文一等奖1项。

  完善制度提高效能,着力推进依法依规治院

  构建“学习、决策、执行、监督”四位一体制度体系,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必行,力争实现“只有制度,没有权利”的管理模式。学院实行的民主决策“3+2”工作法入选中共中央党校“全国基层党建理论创新与实践案例库”。

  三、重实干、务实效,特色强院建设快速推进

  坚持重点突破,学科建设成绩斐然

  成立了现代畜牧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兽医学入选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畜牧学获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学院主要参与的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举办大型学术会议20余次,专题学术报告会200余场。兽医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次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1人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兽医学科评议组专家。

 

学院组织举办河南省优势学科——兽医学科学位点评估

学院组织举办河南省优势学科——兽医学科学位点评估

 

  坚持引进培养并重,师资水平显著提高

  新增院士1人,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2人,全国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中原学者2人,省校特聘教授5人。1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获河南省唯一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1人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1个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人获河南省青年科技奖,1人获河南省优秀专家,5人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被评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引进博士40人,专任教师中博士比例达89.7%。34人出国做访问学者和科研合作工作,100余人次出国开展交流访问,1000余人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及学术交流。新增教育部和农业部创新团队各1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3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4个。

  坚持质量优先,教育教学稳步提升

  国家级动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教育部验收。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1个专业获国家级专业改革综合试点,2个专业被列入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1篇博士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37篇硕士、博士论文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学位论文。培养了学校首位外籍博士并顺利毕业。多次荣获全国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研究生“牛精英”技能大赛特等奖、一等奖。1人荣获2014“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3人在省教学技能大赛中获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

 

学院一个教师团队荣获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学院一个教师团队荣获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坚持创新驱动,科研和服务社会成效显著

  新增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省级科研平台5个。到账科研经费1.2亿元,成果转让收入1.1亿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获批专利115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600余篇,其中SCI 论文309篇,1篇影响因子19.864的论文创学校新高。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160余次,培训畜牧兽医行业人员21200人次。

  坚持以生为本,学生工作再创佳绩

  举办 “博学讲堂”、“企业家课堂”40余场,年均受益学生3000余人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考研率40%以上。获“挑战杯”系列比赛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级奖励25项。获“互联网+”国家级银奖1项,铜奖1项。1个学生团队荣获学校唯一全国首批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2名学生获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新增6家企业奖、助学金共计200万元,累计资助1050人次。7次获校运会团体冠军。开展班级风采大赛、社团文化月等“点亮”校园活动30余场,组织“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等主题团日活动40余次。

  坚持人文关怀,教职工幸福感与日俱增

  以“价值认同、情感归属、心灵愉悦”为目标,开展“生日送名著、升学送祝福”的“两送”活动,成立了教工篮排球队、合唱团和舞蹈队,坚持每年一次教工运动会,每学期一次健身月,每月一次文体活动,增强了教职工的幸福感、归属感。

  四、重形象、聚活力,思想文化建设正能量满溢

  坚持正确导向,引导师生以德修身、以诚养心

  制定教师、学生行为“十不准”,规范师生行为。举办“道德讲堂”7期。在官微上推出《牧医的声音》52期,浏览量突破8000余次。推出《我和牧医精神》17期、《家训家规家风》15期。获河南省思政工作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2项,河南省师德主题教育优秀案例1项,河南省师德征文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1人获河南省文明教师,1人获河南省文明班级,7人和1个学生社团被评为学校道德模范。

 

学院一个学生团队获评全国首届“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学院一个学生团队获评全国首届“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坚持典型引领,营造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育人环境

  每年召开各类表彰大会,表彰表现突出的师生。展出创先争优活动成果展40期,制作光荣榜5期。在官微上推出“点赞优秀共产党员” 13期、“感动就在我身边”11期、推“ta”上头条13期、实习日志11期。制作“五大党员标兵”先进事迹宣传视频,在全院师生中传看。

  坚持内宣外宣并重,树立学院求真创新、产业担当的社会形象

  按照内宣彰显牧医风采、外宣提升学院影响力的思路,2次改版学院网站,打造“两微一网”宣传平台。每年发布简讯、公告200余条,推送微信1700余条、微博7000余次。主动与校外新闻媒体对接,《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科技日报》、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多次报道我院亮点工作、先进事迹,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编辑:孙淑娥 郭治鹏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