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校第七次党代会将于9月28至30日召开,这是我校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全面展示各基层党委、党总支校第六次党代会以来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彰显各基层党委、党总支团结和带领广大师生砥砺奋进的精神面貌,进一步把全校师生的力量凝聚到校第七次党代会的各项工作部署上来,校第七次党代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宣传组组织开展了“基层工作巡礼”活动。今天推出专题报道第九期:《烟草学院:扎根沃土 打造鲜明办学特色》。
校第六次党代会以来,烟草学院党委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院教职工生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及省委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持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为主线,以创建特色研究型学院和构建和谐学院为目标,带领广大师生务实重干、开拓创新,在党的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各方面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
学院党委认真贯彻执行校党委工作部署,强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政治生态风清气正。积极组织全体教职工生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十九大及省委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学习中央关于高等教育、科技创新和“三农”等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做到政治理论学习周周有安排,月月有部署,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并将党中央精神贯彻落实到学院师生的日常学习工作中去。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讲政治、敢担当、有作为、乐奉献。坚持科学决策程序,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研究决定重大事项,健全学院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自觉与上级保持一致,不折不扣执行好中央、省委和校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三是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选人用人重要思想,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以更加开阔的视野选人用人。通过干部培训、特色党日活动等途径提升素质,全面提升干部的行政执行力。四是强本固基抓党建,凝心聚力促发展。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五是驰而不息改进作风,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促进了优良的院风、教风和学风的形成。六是加强制度保障,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规范财务管理与权力运行,努力从源头上防治和根除腐败,自觉接受教职工生监督。学院党委先后获得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首批文明标兵学院,1人获评河南省文明教师,3人获评河南农业大学最美教师,2人获评河南农业大学道德模范,4人获评河南农业大学巾帼标兵。

红旗渠精神党性锻炼学习培训班
二、立足烟草学科特色优势,不断优化学科结构,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一)师资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持续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师资队伍建设,8年来共引进和招聘五类人才3名、23名优秀博士充实教师队伍。学院现有人员总数65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7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2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8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中国烟草学会副理事长1人,中国烟草学会常务理事1人,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委委员2人,国家烟草专卖局学科带头人2人,河南省管优秀专家1人,河南省创新争先奖章获得者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河南省骨干教师4人。在国内外、行业内外聘请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兼职硕士生导师20余人。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均较合理的师资队伍。
(二)烟草学科与学位点建设取得突破
在原有作物学学科建设的基础上,烟草学科先后被批准为河南省第八批、第九批重点学科,实现了烟草行业省部级重点学科零的突破。积极推进烟草学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在烟草学科下组建了4个学科团队、8个研究团队,制定出台了团队建设3年行动计划和业绩考评管理办法。完成了烟草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点批复建设并顺利招生;烟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被评为“河南省特色品牌硕士专业授权点”。

第四届大河金叶论坛
(三)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成效
一是制定了《烟草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方案》和一系列教育教学文件,切实加强教学课堂管理、教学档案管理和教书育人管理,规范了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与秩序,突出了本科教学中心地位,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验收。二是全面加强教学工程质量建设。8年来,有3项教学研究项目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资助;主编出版了“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农业部规划教材11部;积极开展在线开放课(慕课、微课)等网络课程建设,5个项目分别获河南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暨河南省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大赛奖。3人次分别获得课堂育人讲课大赛和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二、三等奖。积极开展核心示范课建设,其中有5门课程获学校核心示范课立项建设。三是切实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烟草栽培学课程组》获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和校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4个教学团队先后获得校级优秀教学团队,3人获得校级教学名师。四是重视本科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先后在许昌校区建立了烟草科教园区,在海南、贵州、江西、吉林以及我省的登封、襄城、洛宁等地新建了14个教学实习基地,有力促进了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三、创新引领和服务行业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一是科研立项和获奖成果等级进一步提升。8年来,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省级烟草商业和工业企业科技攻关项目100多项。“浓香型特色优质烟叶开发”获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进步一等奖,《浓香型烟叶形成的生态基础研究》《典型浓香型烟叶香气形成规律及分型创新》《豫烟6号烤烟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等6个项目分别获河南省、吉林省、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累计到账科研经费达2.3亿元。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统计源以上论文1600余篇,其中,发表高水平SCI、EI论文13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3.0以上15篇,5.0以上4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件。
二是科研平台建设取得实效。通过积极申报,农业部烟草生物学与加工科学观测试验站、河南省生物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炭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香精香料与调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部级科研平台先后落户我院,使我院科研平台总数达到7个。同时,先后与河南中烟、山东省局、江西省局、贵州毕节市局合作,组建了10多个烟草试验站、博士后创新工作站和实习基地,大大拓展了我院的办学空间,提升了服务行业的能力与水平。

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润儿到烟草学院调研
三是社会服务工作得到行业充分肯定。继续执行全国烟草行业高升专、专升本、本升研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工作,累计培养在职研究生300余人,迄今已有120人获得了硕士学位;我校与国家烟草专卖局、江西省烟草专卖局、河南省三门峡、洛阳、贵州毕节等地市烟草公司战略合作顺利开展,在全国累计培训烟技员5000多人次。在2016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召开的全国烟草行业科技创新大会上,充分肯定了我院在烟草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中为全国烟草行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四是学术交流不断加强。先后与国际国内10多所大学、科研单位和国际烟草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每年均派出10多人次到国内外访学、考察或进行合作研究,在国家层面上成功举办了四届大河金叶论坛和多次烟草行业学组与学术会议。在中式卷烟、特色烟叶开发、现代烟草农业领域创新成果显著,引领了烟草行业科技发展方向,使我校在全国烟草行业的影响力和名誉度不断提升。
四、坚持立德树人,全员育人工作求实求新
坚持以生为本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培养德才兼备、满足行业需求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育人目标,不断形成育人合力。建立健全了全员导师制、网格化管理、制度管理、节点管理四位一体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形成了全员育人、全过程参与、全方位引导的育人格局。着力打造“金色烟园”品牌和金色系列育人平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一是持续开展“青马工程”、“三个助你”工程、先锋工程,学习十九大精神党团活动,坚定了学生的理想信念;二是实施“两尊两爱、学以致用”等学风建设工程,通过建立一查一谈、一赛一组、一奖一惩等学风建设机制,促进优良学风形成。三是持续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训练计划(TIA计划),其中有2项作品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斩获铜奖。多个项目获得河南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河南省挑战杯竞赛奖项。四是建立“四联系一捆绑”就业工作机制,通过资金、人员、制度三落实,实现全员为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连续3年全院考研率均在50%以上,行业就业率达95%以上;五是构建了国家资助、学院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的大学生资助体系,设立河南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河南省心连心公益基金会“烟之友”励志奖学金,资助40名品学兼优学生。八年来,我院先后多次被评为省红旗团委、校学生工作先进单位、基础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资助工作先进单位、研究生学生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有10余名学生先后获得省文明标兵、省先进个人、省优秀毕业生,20余名学生获校级党员先锋、先进个人等荣誉,10余个班集体被评为省、校级优秀班集体和红旗团支部,谢湛同学光荣地参加了全国第十八届团代会。
供稿:烟草学院 郑丽娜
编辑:孙淑娥 郭治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