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校第七次党代会将于9月28至30日召开,这是我校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全面总结校第六次党代会以来学校事业发展取得新成就,激发广大师生干事创业热情,进一步把全校师生的力量凝聚到校第七次党代会的各项工作部署上来,校第七次党代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宣传组组织开展了“回眸发展路·喜迎党代会”活动。今天推出专题报道第十期:《离退休工作篇:精心服务兴事业 甘洒真情为夕阳》。
六次党代会以来,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离退休职工工作处党总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全面推动党的建设,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目标定任务,以服务为中心,以提升出亮点,带领和激励广大老同志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获评河南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省直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省直“畅谈”“建言”活动组织工作先进单位。

金婚庆典
一、强化政治引领,“三项建设”有力有效
以建设“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的离退休干部职工队伍为目标,着力强化“三项建设”,永葆政治本色。
(一)搭建科学化的党内组织平台。一是创新活动方式。举办了为50年党龄的老党员过政治生日、“永远跟党走”、“纪念建党97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7周年”、“学党章 强党性 重温入党誓词”等特色党日活动,被人民网、光明网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二是强化思想引导。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开展建党纪念活动、经验交流、座谈会等活动,特别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党内集中教育活动中,组织引导离退休党员积极投身“创先争优”活动,确实做到了离休不离党,退休不褪色。
(二)搭建制度化的思想教育平台。一是落实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按照起点高、内容新、方法活、措施实的要求,制定学习计划,征订党报党刊学习资料。抓好集中学习,充分用好每月10号的集中学习时间,把学习活动抓细抓实。二是落实参加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和参观考察制度。坚持离退休职工座谈通报会,让他们全面及时掌握学校事业发展形势;组织离退休职工外出参观考察,增强了他们信党、爱党、护党和对国家的思想感情;鼓励引导离退休职工积极为学校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三)搭建标准化的活动阵地平台。离退休职工活动中心、老年大学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一是加强硬件建设。及时对活动场地进行养护,不断加强活动中心的硬件建设,给老同志创造舒适的活动环境。二是强化规范管理。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内部管理、突出综合服务功能,切实加强对教育阵地的建设管理。

庆祝建党95周年文艺汇演
二、坚持敬爱致恭,服务管理精准精细
强化政策落实,切实体现对老同志的关心关爱,通过多渠道提供人文关怀和个性化服务,帮助解决生活和精神方面的实际困难,使他们心情舒畅地安度晚年。
(一)抓无形爱在深处。除开展经常性敬老教育外,更注重把书香文化、孝道文化融合到为老服务中,让尊老敬老心语、以及老同志学习活动画面上墙,入脑入心,起到身临其境、春风化雨的效果。
(二)抓有形干在实处。一是建立完善信息库。建立和完善了《离退休职工分类登记表》、《80、90岁老同志登记表》、《老同志双职工登记表》、《空巢、独居、特殊困难人员登记表》等等,为更好地为老同志提供精细服务夯实了基础。二是落实好走访慰问制度。坚持“五必访”制度,给老同志以关爱,送去组织的温暖。每年看望慰问生病住院职工200多人次;走访慰问厅局级、知名老专家、高龄老人、特困老人60多人次;代表学校给每位老同志发放了春节慰问福利,同时向困难职工发放困难补助;专门派人探望四川、陕西、北京、上海等异地安置的老同志;配合学校有关单位妥善处理了职工后事。三是组织好老同志体检和慢性病申报工作。逐个通知老同志,全程陪同厅局级、离休干部、高职及其他700多位老同志集中分批体检;年均完成年度慢性病集中与分散申报80余人次;做好异地医疗报销、异地急诊备案等工作。四是做好养老并轨信息登记核准工作。克服重重困难,历时8个月完成了全部退休人员养老并轨信息登记核对确认,保证养老金顺利发放。
(三)抓精细工于心计。每年结合“尊老敬老”主题,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者帮扶活动,为老同志排忧解难做好事办实事,变“一枝独秀”为“满园春色”。坚持为老同志过集体生日。每年为年满80、90周岁的老同志祝寿,将祝福和礼品送到家中,送去学校的关怀;2016年,为93对金婚夫妇举行了金婚庆典活动,中国新闻网、大河报等14家媒体进行了报道,提高了学校的美誉度。

特色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
三、倡导文化养老,正能量活动有声有色
始终秉承以文化人的理念,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和大局,在扎实做好文化养老的基础上,积极引导老同志传递释放正能量。
(一)引导老同志“动起来”,展示阳光心态。坚持帮助老同志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实现老有所乐。歌唱协会、太极拳协会等14个协会从周一至周五每天都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组织“三八节”扑克比赛、重阳节庆祝活动等大型集体活动;组织老同志参加校田径运动会;组织书法展、摄影展、演唱会、赛诗会等各类活动几十次。积极组织老同志参加省老干部活动中心、北片区举办的健步走、门球、台球、乒乓球、象棋、麻将、钓鱼、手工艺展等各类比赛活动,向社会充分展示农大老同志的风采。
(二)引导老同志“走出来”,体验美好生活。分批组织老同志到新校区、郑州新东站、中原福塔、黄河湿地公园、绿博园,焦作影视基地、峰林峡,洛阳隋唐植物园、白马寺,开封清明上河园,许昌春秋楼、曹丞相府,辉县宝等地参观考察,让老同志走出家门动起来,亲近自然乐起来。组织老党员赴兰考学习焦裕禄精神,到济源学习愚公移山精神,赴巩义竹林学习“三评”经验。
(三)引导老同志“说出来”,畅谈发展变化。以纪念庆祝党的生日、“喜迎党的十九大”等为主题,开展系列庆祝活动,引导老同志用自己的形式表达心声,抒发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深厚感情。组织老同志召开“我看从严治党新气象”座谈会,畅谈全面从严治党带来的新变化。扎实推进“畅谈”“展望”活动,形成了同声畅谈、同向发力、喜迎十九大盛会的浓厚氛围。
四、突出力量凝聚,助推作用发挥充分
以三个涉老组织为依托,引导老同志通过“离岗仍有责”的实践体验重新认识自身价值,唱响“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夕阳之歌。
(一)用心奏响关爱曲。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在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督导、科技服务等方面成效明显,打造了科技点播台和成长成才报告两大品牌,多次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五好基层关工委先进集体”。成长成才报告团每年累计开展各类宣讲报告50余场,受众学生近万人次,其中刘波涛教授入选河南省第一批10名青少年德育优秀宣讲专家。科技点播台坚持服务三农二十载,被教育部关工委评为教育系统十大品牌“社团指导”类的优秀案例。2016年5月,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专题调研组来校就关心下一代工作进行专题调研。
(二)老科协余热生辉。充分发挥专业和技术优势,直接面向基层,努力将先进的生产技术、优良品种和科学的管理经验直接传播到田间地头、千家万户。老科协一直活跃在汤阴、浚县、方城、民权、尉氏、太康、滑县等地,冒着酷暑严寒指导农业生产,在服务三农中体现自身价值、提高农大声誉。成立了夕阳红专家服务团,为中原农村信息港提供服务。
(三)打造老年教育精品工程。老年大学坚持“教、学、乐、为”相结合,开办的科普、文学、国画、摄影等班每年参加学员500多人次,分别在专业采风、作品展评、汇报演出、专题培训、保健园地等方面得到了上级、同行及老同志们的广泛好评。现已办成了郑州市科协文明学校“示范点”、“优秀分校”、“十佳分校”。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离退休职工工作处党总支将以更强的责任担当,在强化政治引领上聚焦用劲,在满足老同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上聚焦用劲,在深化提升正能量活动上聚焦用劲,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离退休职工工作,全面服务于学校事业发展大局。
供稿:离退休处 赵宁
编辑:孙淑娥 郭治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