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欢迎你!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大要闻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柳艳霞:一个春天的故事

时间:2018-11-29 11:36:22 来源: 宣传部 阅读:

 

    编者按: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从1978到2018,40年风云激荡,40年砥砺奋进,40年成就卓著,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发生了巨变。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河南农业大学的发展也步入了快车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本网推出【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专题,邀请1978年出生的教师讲述自己与改革开放的故事,展示大时代背景下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每个人为美好生活不懈奋斗的决心和信心。今天,本专题推出第三期:《柳艳霞:一个春天的故事》。

 

    “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啊,中国,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一首歌,唱红了大江南北,唱出了中国的飞速发展,唱响在每一个国人的心中。改革开放,自1978年开始,已过了四十个年头;而我,也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伴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一同走过了这万象更新的四十年。

    这四十年,我亲眼见证了中国的崛起,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亲历了改革的各种变革。如果要我来细细描述,我会说:“这是一个春天的故事。”

 

1986年,八岁,春节期间全家合影留念

1986年春节期间全家合影留念


    回首四十载风雨路,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整个东方神州,解放创新的春雨滋润了古老华夏故园。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是一个发展与创新的时代,而我很荣幸的亲历了这一切,亲身感受这时代的变迁与生活的变化。

     我总会对周围的人说,我们这一代人啊,真的是什么都赶上了。上小学的时候,赶上国家推行义务教育;上初中的时候,赶上划片儿上学;上大学的时候,赶上国家大学招生并轨;毕业的时候,赶上国家推行房改政策。其实在我上学的年代,上中专比上大学更加“吃香”,因为中专毕业了,国家是给我们包分配的。所以大多数人为了“铁饭碗”的安稳,都去上中专了,高中反而招生少,分数也低;但是现在,哪里还有“铁饭碗”这种说法。这个时代更新太快了,不努力就是倒退,可以说,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更是一个追梦的时代。

 

1991年,十三岁,参加班级采风活动

1991年 参加班级采风活动

 

    我的高中,是我和父母争取来的。当初的我,看到周围有的同学立志考取高中,也下定了继续上学的决心。从高中,到大学,到研究生,再到现在深造,继续博士的学习,我就这样一步步走了过来。周围的同学,有的和我一样上了大学,继续学习;有的中专之后,选择了再次进修,然后去追逐自己的理想;还有一些,中专之后,选择工作。有时,我会感谢当初的自己所做的选择,圆了自己的学习梦,更成就了现在的我。

     2003年,我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来到了咱农大任教。那时候的郑州,中州大道还是一条普通的马路,晚上的时候,经常有大货车轰隆隆地从那里跑过;而农大,现在食堂的位置还是车库,龙子湖和许昌校区也没有建设;学校虽然有多媒体教室,但是非常少,如果上课有需要,还要去申请审批,所以我们上课大多还是板书,一笔一划,一节一节的课就那样过去了;图书馆里有电子书,但是数量也是非常的少,加上自己操作电脑的熟练度不够,查找文献更多的是抄录杂志和期刊。

 

  2000年,大学同学合影留念(一排右一)

2000年,大学同学合影留念(一排右一)

 

    现在短短十几年过去,一切都大变了样儿,中州大道架起了高架桥,地面建成了快速路。作为郑州市中心城区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中州大道变得宽敞而方便。而农大的一切也令人耳目一新。学校新建了食堂,大家的就餐环境更是改善了不少;多媒体时代到来了,传统的板书在如今的课堂上越来越少见,每一节课的信息量也在加大;图书馆逐渐注重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建设,购置了多种大型中外文数据库和光盘视听资料。如果你想查询一些资料,坐在电脑前,可以查找到的文献期刊数不胜数。现在,搞科研的老师越来越多了,大家不仅埋头干自己的事情,还更加着眼于自己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不断用自己的努力,推动着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进步。

 

2014年,国庆节期间带女儿游玩

2014年,国庆节期间带女儿游玩


    还记得当年选择来郑州工作,是因为它离家近,方便回家,那时候的人们,总怕距离隔断了乡思。在二十世纪初,到咱学校,我需要坐汽车,颠簸四五个小时。而现在,全国道路大动工,交通工具也代代更新,全国交通都非常方便,即使再遥远的地方,在汽车、高铁、飞机的面前,也不再遥不可及。现在我回家,开车只需要两三个小时,而且我相信,未来郑州开通黄河公路大桥后,交通会更加的方便。

  不是总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嘛,现在科技发展了,大家也都不爱写邮件了,一个手机在手,别说给谁发条消息,就连出门买东西都可以支付。曾听朋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上个世纪有位外国友人来中国搞研究,现在研究做完了,老友人却不愿回国了,说要留在中国。原来在他刚来中国的时候,他的家乡就可以用自动提款机了,中国路上却连银行都少见;现在他的家乡,仍旧使用着自动提款机,而中国出门买东西,连银行卡都不需要带,拿一个手机就好了。

 

2018年,与女儿一起游玩

2018年,与女儿一起游玩 

    
    我不禁想起,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大多数人使用的都还是传呼机;后来出现了电话,那可是个稀罕物,每栋寝室楼下配一部,整栋楼的人都巴巴望着;再后来有了寝室201电话;直到我们毕业的时候,手机才慢慢流行。现在,连我爸都知道手机如何发微信,几岁大的小孩都清楚如何拿手机玩游戏。时代在进步,手机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手机,发消息、拍照、支付、购物,手机让生活变得更加的便捷,但同时它也带来了一些不好的东西。不过总体来说,社会是在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进步着,未来总会越来越好。
    在我看来,改革开放这四十年的变革,就像一个发生在春天的美妙故事。我们伟大的祖国,在这四十年里,就像歌里唱的那样,“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而我们是幸运的一代,在这春天里,可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从小树苗,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在风雨里见证了祖国的改革与创新,在春天里与祖国共成长!


  人物简介:

  柳艳霞:副教授,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河南省肉制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讲授《食品工艺学》、《畜产品加工学》等课程,是校级本科生优秀指导教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3项,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省重大科研专项等项目10余项,多次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

 

采访:王留言 刘  聪

编辑:孙淑娥 郭治鹏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