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通讯员 张世阳)11月30日上午,学校在龙子湖校区举办“农大红”牡丹移栽仪式,迎回了抗战期间由老一代农大人在流亡办学地潭头镇培育并传承至今的牡丹。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成吾,潭头镇党委书记常光磊、牡丹捐献人任景岳,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参加重走办学路社会实践小分队的同学一起参加了活动。
李成吾和常光磊、任景岳老先生共同为“农大红”牡丹培土移栽,并代表学校为任景岳老先生颁发了捐赠证书,表达了学校对任老先生的感谢。
随后,双方还就开展校地合作开展了座谈。
抗战期间,我校在潭头镇办学5年,是抗战流亡办学历时最长的一段时间。在潭头期间,我校师生与当地百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时,任景岳老先生的叔叔任世俊先生经常到农学院南地花卉蔬菜实验基地帮忙,提供工具、搭建温室,并与农学院师生相互学习、切磋技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作为友谊的象征,农学院师生赠与任老先生一株牡丹和一棵黄月季,以表友情。“潭头惨案”后,南地花卉蔬菜实验基地被毁,但赠与任世俊先生的牡丹被保留了下来,并得到精心照顾。后来,这株牡丹移栽给了任景岳老先生继续培育,茁壮成长,开枝散叶。
今年暑假期间,我校组织开展暑期重走办学路社会实践活动,8支小分队分别奔赴南阳镇平安国寺、栾川潭头镇、淅川荆紫关、陕西宝鸡石羊庙、苏州狮子林、开封、郑州、许昌等地,收集我校办学历史上重点节点的资料和史物,极大丰富了我校校史。在潭头期间,我校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和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组建的实践小分队发现了这一段宝贵的历史,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积极与任景岳老先生联系,使得蕴含农大历史基因的牡丹重回母校怀抱,落地生根。
摄影:王肖肖
编辑:孙淑娥 郭治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