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欢迎你!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大要闻

【七彩校园】我的社团故事

时间:2018-12-24 09:12:12 来源: 宣传部 阅读:

 

    风风雨雨百年农大,坚忍不拔屹立中原。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各个社团的努力,他们是农大精神的践行者,这群追梦人,在这里播种梦想,放飞希望。
  因为热爱,他们聚集在一起,因为坚持,他们成就了今天的自己。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群追梦人……

 

刚柔并济,铿锵玫瑰

 

校礼仪队

   

  在社团中,有这样一个充满魅力的群体,她们在各种重大会议上迎接宾客的到来,协助老师的工作。她们衣装优雅、气质颇佳,在台上展现出农大人靓丽的风采。
    “我们平时训练十分刻苦努力,不是人们眼中的花瓶,”校礼仪队的许梦梦这样说道。每周两次,每次一个半小时的训练,是每个想要留在礼仪队的人所必须经历的。训练时,每位礼仪队的成员都身着正装,各种动作要求近乎苛刻。丁字步膝盖夹纸站立,是训练平衡力的重要课程,因为只有平衡感练好了才能降低在台上摔倒的可能性。“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会议场算是她们真正的“战场”。会议开始前,她们便要早早来到现场,换上礼服和高跟鞋,准备迎接嘉宾,一次会议下来往往就要站上四五个小时。
    礼仪队虽典则俊雅,但并不体弱身轻。她们是绽放在各大会场上的铿锵玫瑰,是一抹不可或缺的农大色彩。

 

磨砺自我,挥洒汗水

 

国旗护卫队 

    齐步、正步、端枪、劈枪、收枪……飒爽的英姿,整齐的步伐,响亮的口号是国旗班的标志,更是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国旗护卫队是社团中一个独特的存在,他们个个身体素质过硬、思想先进、作风优良,用自己的热血与汗水,默默地为国旗班的进步与发展奉献着青春与智慧。训练场上,军姿是一切动作的基础,也是最有挑战性的,它看似简单,但融合进每个动作中却很难。林学院17级的国旗护卫队成员赵志叶说:“在别人看来训练是枯燥的,但我觉得挑战自己的过程才是最有趣的。”操场上“五千米”的进门礼,更是成为了他难忘的回忆。冬季的早晨,三十多个新队员在新区的田径运动场上一圈圈地跑着。“我当时没跑几圈就岔气了,好多次都想放弃,队长就一直鼓励我,后来我渐渐调整好呼吸,稳住节奏,当时真的非常累,可是我很开心,因为我坚持了下来。”他骄傲地说。
    起初加入,也许只是心中的一腔热血,可是经历过才有了成长。国旗班就像是一个熔炉,在这里,农大学子砺炼出真我,努力成为新时代青年的主力军。

 

坚持信仰,成就厚朴

 

 黄河文学社

   

  坚持一件事不易,坚持一件事几十年更不易。黄河文学社34年仍砥砺前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代代人的坚持。
    时代在飞速变迁,读文学的人越来越少,喜欢文学的人也越来越少。黄河社人始终坚定自己的初心。有的学校文学社开设了以王者荣耀争霸赛为主题的活动,并邀请黄河文学社参加时,他们拒绝了。他们认为“无论怎么适应时代,都要坚持以文学为中心”。他们顺应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努力开创不同形式的活动,吸引大众、宣传文学,同时也始终坚持以文学为中心,拒绝哗众取宠的形式主义。他们说:“做文学的,要有自己的骄傲与自信。”正是因为这份对文学的坚持,文学社才走到了今天。
    农大风风雨雨百年,仍坚持厚生丰民;黄河文学社风雨34年,仍坚持以文学为中心。时间的悠长,见证了农大坚守初心的执着;岁月的沉淀,传承了农大百年的厚朴。

  

    实践成长,历练人生

 

 图书馆协会

   

  “这位学长从图书馆开门起,已经在这里坐了整整一上午了。每次来图书馆,都能看见他在这里学习。”17级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黎鹏飞介绍道:“每当看见这位研究生学长在图书馆里遨游书海,就会更加坚定自己定下的坚持读书的小目标。因为对读书的喜爱,我加入了图书馆学生馆员协会,在这里度过了为读者们营造优良阅读环境的许多个日日夜夜。”
    “同学,谢谢你。如果不是你及时发现,我的成绩单上的信息可能就泄露了。”一位女生感激地说道。周一下午六点起,黎鹏飞开始值班。根据馆协的规定,他对所还书本进行了逐页翻查,在其中一本书的扉页里,夹着一名女生的六级成绩单,其个人信息一览无余。他立即进入阅览室,根据成绩单上的照片找到了这位同学,并把成绩单交还给她。以真挚之心,换读者放心。
    图书馆学生馆员们勤奋好学,与书为伴,积极探索,努力提升自我修养。与图书馆一起前行的日子里,大家都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坚定初心,传承国学 

 

国学会 

    

  国学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承载着道德伦理观、人生价值观,是中华文化最深厚的根基。国学会举办的 “端午节纪念屈原”等活动为同学们拓展了国学知识,让他们品味到国学经典的魅力。
    共度端午佳节,传承传统文化。理学院国学会于端午佳节举办了“我的端午节,我的中国梦”活动。“活动彩排时下着雨,本以为同学们不会来,正准备离开时,却看到同学们一个个穿着汉服冒雨走来。”张明瑞回忆道。此次活动主要以展示国画、绘画、书法为主。一个个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老师及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在所有活动中,同学们对制作手工香包的热情是最高的。”大量的中药材和香包吸引了来往同学们的视线,社团成员编织和缝制的香包虽做工淳朴,但格外用心。他们耐心地为来往的同学们一遍又一遍地讲解香包的起源及制作的方法。在参与的过程中,传承了绵延千年的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国学会对待国学的传承热情、坚定、一丝不苟。他们相信,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青春活力, 传递能量

 

 篮球社

    

  篮球协会,正式成立于2006年。篮球协会培养的不仅仅是球员,更是全方面的人才。聚集在这里的都是热爱篮球的人,篮球协会也是代表了农大人的活力与激情,因为在赛场上,因热情而燃烧的火花是其他东西替代不了的。
    篮协不要求每个人都能够把篮球打得很好,但是至少从这里出去后,要能够做到较高水平的观球,了解篮球、热爱篮球。因此,篮球协会自新生入社团开始,便会组织学习,包括体能以及理论课程。每天早上会组织他们进行集体早操,晚上的时候教授理论知识。有机会的时候,还会带领新成员出外观看比赛,在这个过程中,为他们讲篮球赛的筹备、流程等,让他们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掉自身的坏毛病。付出总会有收获,不久前篮球协会还取得了河南省冠军的优异成绩。
    “因为这里都是热爱篮球的人,大家在一起就像家人一样。”篮协的负责人朱嘉豪也表示将不忘初心,用活力与激情、对篮球的热爱使农大篮球队越来越好,传递青春正能量。

  

   志愿服务,点亮希望

 

 科技点播台

    

  “他们表达喜欢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些女生会送老师一些小东西,如发卡、布娃娃和花瓣。还有些孩子会在卡纸上写下对老师的心里话,塞给老师,心细的孩子会把写好的卡纸折成千纸鹤、爱心,”一位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的科技点播台志愿者自豪的说。
    科技点播台是河南农业大学与河南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创办的服务三农栏目,他们曾举行过很多有意义的活动,如周末下乡、百名志愿者带农技回家、校园摄影大赛、猜树谜、暑期三下乡支农支教。在暑期三下乡支农支教过程中,“科点”社团里的成员一起吃饭、休息、攻克难关。他们也说:“同甘共苦过的人,是最难忘的人。”
    科技点播台把“厚生丰民”的新理念变成新举措,在丰富高校学生的大学生活的同时,也为国家农业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践行奉献,为爱志愿

 

 校青协

   

  河南农业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是一个秉持着“奉献、有爱、互助、进步”为指导精神的大家庭。这些人因为共同的理想聚集在了一起,他们用自己的爱和关怀,温暖着需要帮助的人。
    作为青协的一员,陈大秦现在在回忆起去敬老院的那次经历时还是会忍不住想要哭出来。“进去那种环境你才能有真切的体会,我只是跟爷爷奶奶聊会天,说说话,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可是他们是那样的感激。他们亲切的拉着你,把他们抽屉里的一些零食,吃的喝的全部拿出来给你,就好像是他们的亲孙女一样,离开的时候他们眼睛里都含着泪水……这一点一点的小细节让我心疼。让我了知道我作为一个志愿者的意义。他们很孤独,需要社会的温暖,需要陪伴,需要我们”。做志愿者带给他们的远远比想象中的多。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是他们走下去的动力。奉献社会,温暖别人的幸福,是他们的自豪与骄傲。青协人无法形容他们当志愿者的感受,但在他们心中“一朝是青协人,永远是青协人”。
       

    五彩缤纷的社团活动丰富了课余生活,不但能开阔眼界,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大学生业余生活的“调味剂”与“润滑剂”,社团提供了展示自我能力与发挥创造力的舞台,正所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农大学子积极参与各项社团活动,勇于追逐梦想,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明德自强,求是力行”。
 

学生记者:李萌炟 李澜 聂超 高韬略 王留言 刘圆圆 夏婷婷 王添姿 李丹青

 

编辑:孙淑娥 郭治鹏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