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
■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第一,政治要强;第二,情怀要深;第三,思维要新;第四,视野要广;第五,自律要严;第六,人格要正。
■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3月18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对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关心关注,使我校教师倍感振奋,大家第一时间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体会、说感悟,表示要立足本职,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陈 娱
3月18日将是全国所有思政课教师难忘的日子,是注定要载入历史的重要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深化思政课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根本遵循,讲话非常必要,非常及时。听后,兴奋、激动、自豪、骄傲!作为一名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能身逢其时,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了思政课教师队伍是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队伍,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按照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六要”要求,守好思政课这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统一”为我们加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指导原则和方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坚持鲜亮底色,不断坚持改革创新,守正创新,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秦剑军
作为社会主义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始终保持政治清醒,牢记历史使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始终围绕学生、关心学生、引导学生,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全过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心立志,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言行,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之中。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打动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说服学生,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引导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实效性和针对性,让思政课堂魅力不断呈现,活力不断迸发。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姚锡长
强起来的新时代下培育人才,信息化背景下教和学关系的革命性变化,都对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论述,坚定了广大思政课教师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的信心和决心,为推进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水平,自己先把理论问题搞清楚,才能发挥关键作用,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鹿 林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明确了思政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开启了思政课的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广大思政课教师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论述进一步全面、系统地解答了人们在思政课方面的疑问,为新时代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建设,充分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的作用指明了新的方向,更坚定了广大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的勇气和信念。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杜小峥
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充分领会讲话精神,在教育实践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并从政治、情怀、思维、视野、自律、人格等六个方面对思政课教师提出要求。我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把教学科研与理想信念、国家使命、爱国担当结合起来,进一步把思政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全媒体时代下我作为思政课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体系上勇于探索,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形成立体多元的教学模式,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时效性。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王 晨
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我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身上所担负的责任与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站稳政治立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六要”要求,做好自身建设工作。思政走进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更重了,我们要根本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思政课教师这份责任化作动力,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和主阵地,发挥好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帮助大学生答疑解惑,将正确的价值观渗透到他们头脑当中,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刘宁静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结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显示了总书记对思政教育的高度重视,对于一名普通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增强了我们的职业幸福感和获得感,同时总书记的讲话也给思政课教师提出了要求,每一位思政课教师都应好好领会,内化于心,外化为行,在教学实践中认真落实,把工作做好。总书记说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而思政课教师就是这一时期的园丁,承担着栽培引导青年学生的神圣职责。因此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习总书记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充分肯定将进一步彰显了思政课的重要作用,使每一位思政课教师上起课来更有底气、更理直气壮。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张 祎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论述深刻阐释了学校思想政治课的根本任务,为高校进一步办好思政课,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社会主义高校肩负着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要自觉的把立德树人,培养能够担当中国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大历史责任的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为此,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培养大学生树立“四个自信”,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凝聚力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理想与社会主义远大理想相结合,增强自身的历史使命感,积累足够的勇气和奋斗精神,抵挡住现实中的种种诱惑;要教育大学生掌握“看家本领”,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和实践技能,培养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牧医工程学院教师 韩 笑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讲话内涵丰富,作为一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倍感振奋。从2016年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到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本科教育大会等,我们无比自豪地看到党和政府是如何凝心聚力统筹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思政教育事关人才培养的底蕴、底气和底色,生逢其时,一线思想理论课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使命光荣,更责任重大,我们要自觉铸牢理想信念之魂,以可信、可靠的言传身教,政治性和亲和力兼具的得当方法,带动大学生认识新使命、学用新思想、把握新形势、进行新奋斗;让自身的坚定信仰、扎实学识、仁爱之心持续滋养青年一代学生固本强基、补钙健体、正心铸魂。
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 张 倩
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工作者,首先要练好自己的内功,做深、做好理论研究的真功夫,自己真懂、真信,才能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通者、信仰者和传播者。要有思想的深度,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用真理的力量来坚定信念,用真理的魅力来关照现实;要有政治的高度,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坚持党的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要有教育的温度,要走近学生的生活、思想和心灵,温暖学生,照亮学生,引领学生;要有工作的效度,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教育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入脑入心、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为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资源与环境学院教师 王 岚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继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之后,再一次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到一个新阶段,是我们党对于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做出的新要求和新部署。现如今,面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思政课老师已经打破传统思政课的“条条框框”,把“最难讲”变成“最精彩”;而作为一线辅导员,我们的工作更可谓无处不思政,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要“随时随地”为学生打造“思政小厨”,真正把“纸上谈”变成“躬身行”!
编辑:孙淑娥 郭治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