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欢迎你!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大要闻

我校组织召开小麦茎基腐病综合防控现场观摩会

时间:2019-05-24 19:24:24 来源: 植保学院 阅读:

 

观摩会现场

 

  本网讯(通讯员 李宇)日前,我校联合河南省植保植检站,在焦作沁阳市王助乡召开了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作物根腐类病害综合治理技术方案”沁阳小麦茎基腐病综合防控技术现场观摩会。来自10多个省市区项目参加单位及河南省农科院的专家学者、河南省植保植检站及各地市植保植检站负责人及技术骨干、沁阳市政府及农业农村局领导、种粮大户代表、有关媒体及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作物健康中心主任Gavin Ash教授等共100多人参加了现场观摩。
  观摩会上,项目首席专家、我校植物保护学院院长李洪连向与会人员介绍了项目总体实施情况及取得的主要成果,以及今年在当地的示范情况。与会成员观摩了当地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危害及其造成的严重损失,考察了我校植保学院制订的以抗病品种和高效药剂种子处理为核心内容的《小麦茎基腐病综合治理技术规程》的示范效果。根据现场调查,周边小麦田因茎基腐病平均白穗率达到20%以上,而示范田白穗率不足1%,综合防治效果达到80%以上,受到与会专家、当地干部群众的高度评价。
  据了解,小麦茎基腐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可以造成苗枯、茎基腐和枯白穗等症状,在澳大利亚、美国、地中海国家危害严重,对小麦生产威胁很大。我校植保学院李洪连团队2012年在国内首次报道了该病的发生。近年来,由于多年秸秆持续还田造成菌原菌积累,加上品种抗性较差、土壤及气候环境条件等因素,该病害在我国黄淮麦区发生逐年加重,其中河南、山东全省及河北中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山西南部、陕西中东部发生普遍。在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项目的支持下,我校植保学院对小麦茎基腐病病原菌种类及遗传多样性、致病性及其变异的分子机理、病害发生规律及成灾机理、抗病品种筛选、高效防治药剂研发、生物防治技术等病害防控关键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在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病害重发区对综合防控技术进行了大面积试验示范,平均防病效果达到75%以上,增产作用十分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摄影:王 硕 周海峰

编辑:孙淑娥 郭治鹏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