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欢迎你!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大要闻

【我和我的祖国】李 宁:站在新时代 踏步向前行

时间:2019-09-26 19:00:06 来源: 李宁 阅读:

 

  编者按: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进一步营造喜庆的氛围,凝聚全校师生奋进力量,充分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事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发挥身边人身边事的教育作用,我们坚持小切口反映大时代、小故事反映大主题,特别开展了“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宣传报道活动,希冀以此讲好农大好故事,传播农大好声音。今天专题报道推出第十七期:《李宁:站在新时代 踏步向前行》。

 

  1981年,是新中国成立32周年。这一年,我出生在驻马店市西平县。儿时的家乡,物质生活远没有现在丰富,交通出行也极其不便利。现今即将步入不惑之年,我从乡村走向了城市,家乡也旧貌换了新颜。回想近40年,不论是个人生活条件,还是社会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都离不开祖国的繁荣和强大。


经济提升引生活巨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的巨变,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的就是“衣食住行”的变化。小时候,我家的老房子是砖瓦房,昏暗的房间没有白炽灯,晚上看书只能用煤油灯照明。现在回想起来,纸墨香、煤油气和充斥在三间瓦房里的幸福温馨和欢声笑语都已成为最温情的记忆,但幼年时这种生活环境中也夹杂着许多不便。随着改革开放,国家的经济实力稳步提升,老百姓的日子也有了很大的起色。1990年,我家盖起了一层的平房,新房里敞荡明亮了许多。1997年,家里的平房变成了二层小楼,添置了各种家电,还买了一辆摩托车。2011年,家里在县城买了一套130平米的房子,我们一家人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心里的那份喜悦就别提了!

 

童年留影

童年留影


  从能住到住好、住舒服,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让我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期待与追求,生活环境也在悄然地发生着改变。砖瓦平房逐渐被现代化楼房取代,泥泞的土路逐渐被宽敞平坦的水泥路和柏油路所取代。位于郑州和武汉两大都市“一日经济圈”内的西平,交通网也越来越完善,汽车开始慢慢进入寻常百姓家。2012年,我家又添了一件大家伙——汽车。小时候家乡周遭基本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坐在摩托车上总要经受颠簸,遇上刮风天气还会弄得满脸是土,冬天刺骨的寒风也毫不客气地透过衣服打在皮肤上,惹人打寒颤。自从有了汽车,出行便不再是一件“苦差事”。遇到周末,爸爸就会驾车带着全家下饭店尝鲜,路边各色各样的餐馆不断涌现,下馆子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县城里慢慢也有了大型商场,产品更多元化,百姓有了更多的购物选择空间。这一切,不正体现了市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吗?
  祖国的繁荣昌盛,让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大飞跃,随着家乡不断地发展,曾经贫穷落后的小县城也逐渐变成了一个繁荣的现代化城镇,作为西平人,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越过越有奔头。


科学发展促祖国强盛


  1997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我都是和家人一起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现场直播,见证着外国国旗缓缓落下,五星红旗徐徐升起,那个庄严肃穆的场景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让当时的我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也对祖国产生了更多的自豪感。

 

毕业留影

毕业留影


  2005年对我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这一年,神六成功升空。也是在这一年,我考取了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文杰教授的研究生,通过深入学习,我体会到了营养学的精髓,也坚定了深造的信念。2007年,我通过直博,进入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博士阶段,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与学习,并于2010年6月顺利拿到博士学位。
  2010年8月,我参加了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的公开招聘,经过选拔顺利地成为了一名农大人、一名光荣的大学教师,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2016年,我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下,赴美国普渡大学做了一年的访问学者。访问期间,我不仅参与了食品营养学专业的课堂教学学习,还参与到相关的科学研究中,经过这一年的锻炼和学习,我在科研和教学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在交流过程中,我感受到周围的外国朋友对中国越来越感兴趣,有些外国朋友还经常问我中国文化,我为此还恶补了很多知识,特别是传统节日和饮食习惯这两方面。有些来到中国的外国朋友,对中国的发展与繁荣也大加赞赏。


科技进步赢教育未来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作为一名教学科研型教师,繁荣昌盛的新时代赋予了我更大的成长发展空间,也让我深感身上培育英才责任之重。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让青年学生感受伟大祖国的强劲脉搏,如何让他们深刻理解新时代科技发展的精髓,如何帮助他们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承接历史使命、放飞青春梦想,是我作为专业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课堂教学硬件设施逐渐得到改善,课堂教学技术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课堂上,上课靠板书的日子已经远去了,而今投影仪、白板和电脑早已司空见惯,部分教室已经用上了智能黑板,每一个角落都是可视区。通过学校图书馆提供的数据库,收集和专业相关的文献,我能够把科研很好地融入进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前沿,增强学生们的创新意识。而且通过智能课堂和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手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度。

 

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我深知教师这份职业是光荣神圣而伟大的,须在教育过程中默默奉献,教师也应该具备爱国守法、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遵守校纪校规的良好品德,要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养,扎实掌握专业知识。课堂讲授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在了解教学对象、设计教学内容、选择讲授方法方面应具有深厚的功底,才能把学生带入一种深刻、崇高和优美的艺术境界,达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知、情、意的交流、交汇、交融。对教学内容分析设计,科学地把握讲授内容是课堂讲授体现艺术性的必要条件。
  在我国以人为本,科教兴国的方针政策下,教育在当代社会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做传授知识的经师,更要做善于育人的人师,我将努力学习.踏踏实实的工作,以自己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

 

  个人简介:李宁,河南西平人,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现任食品营养与安全研究室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毒理学会毒理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郑州健康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育早期铅暴露诱导小鼠海马区AD样病变的机制研究》等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论著30余篇,曾获全国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省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

 

编辑:孙淑娥 郭治鹏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