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欢迎你!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大要闻

【我和我的祖国】黄现青:山沟里面走出的食品安全护航员

时间:2019-10-18 16:47:05 来源: 黄现青 阅读:

 

  编者按: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进一步营造喜庆的氛围,凝聚全校师生奋进力量,充分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事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发挥身边人身边事的教育作用,我们坚持小切口反映大时代、小故事反映大主题,特别开展了“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宣传报道活动,希冀以此讲好农大好故事,传播农大好声音。今天专题报道推出第二十期:《黄现青:山沟里面走出的食品安全护航员》。

 

  作为伴随祖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作为见证吃不饱、吃得饱、吃得好、吃出健康的饮食发展历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我个人深深感受到了经济发展的潜移默化、社会发展的持续进步、祖国发展的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


小时候,那个吃不饱的我


  “中午放学后,回家的第一件事情是掀开锅盖,看看午饭是小米稠饭、还是小米干饭、还是大米饭、还是捞面条,能吃上大米饭或者捞面条,是记忆中最开心的事情。”儿时的情景记忆犹如昨天眼前一般清晰。我出生在河南省林州市河顺镇黄家坡村,三十年前的山沟沟里还是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曾几何时,我们的午饭慢慢的由小米、红薯渐渐转变为大米、白面,由饥不裹腹变为了选择纠结,由天天想多吃变为了天天要节食,由天天盼过年变为了天天像过年。儿时的饥饿记忆一去不返,已成为了我们教育后代忆苦思甜昨天的故事。所有这一切的变化,得益于祖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核心,得益于人民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更得益于我国农业、食品工业的快速、蓬勃发展。

 

高中毕业留影(三排左二)

高中毕业留影(三排左二)


  小饭碗的变化,离不开“农”字头的河南农业大学,背后是一代代农大人自强不息、努力拼搏、艰苦奋斗的默默奉献。学校紧抓我省农业大省的资源优势、地处中原的区位优势、食品大省的产业优势,围绕“农”字,在品种、种植、养殖、收储、加工、运输、信息物流等全产业链条设置学科专业,在人才培养、科技支撑、企业与社会服务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支持与支撑,为国家粮仓乃至国人厨房、食品大省乃至食品强省做出了巨大贡献。


长大后,那个努力奋斗的我


  由于经济落后,记忆中曾有交不起三块钱的保险费而和妈妈哭闹不去上学的一段影像。即使如此,开明、善良的父母还是省吃俭用让我在村里读完了小学和初中,村小学、村初中教学水平相对于镇、县较为低下,我只能选择就读了职业高中。懵懂中的我第一次走出家门,开始了我的住校生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高中我开始学会了自我管理、自我学习,重新自学了初中的几何、代数,只为能够赶上班级上的优秀学生,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后我如愿以偿以学校预选第一名的成绩参加了高考,考入了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学习。我很幸运,我的老师很多都是老一辈的下乡知青,他们不仅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实践技能,教会了立身之本、一技之长,他们还有高尚的品格、宽阔的胸怀,教会了我做人做事,使我的大学生活收获满满。

 

大学毕业留影(后排左五)

大学毕业留影(后排左五)


  那时候的我们,赶上了引以为豪的香港回归,我们可以搬着小马扎在车库前看电视,只为五星红旗升起激动的落泪;也有98年的抗洪救灾,接受人民解放军保家卫国的精神洗礼。大学毕业后,不够聪明的我连续奋战三个年头,终于考入了新疆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专业攻读硕士学位。一鼓作气,硕士毕业后我顺利进入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我也实现了我人生的转折——实现了由“养猪治病”向“杀猪做肉”的转变,实现了由种养食材向食品加工的转变。
  长大后求学的人生经历让一个山沟里的小子开阔了视野,见到了大千世界,更与有荣焉见证了祖国快速发展变化的进程。伴随着祖国前进的步伐,我也暗暗下定决心,以自己所学回报祖国,奉献社会。


工作后,那个使命担当的我

  2006年博士毕业,作为河南人,怀揣对家乡的依恋与不舍;作为农大人,怀揣对母校的感恩与情怀;作为食品人,怀揣着对人民的责任与使命,我回到了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工作。结合我的本硕博专业背景、结合我的博士研究主题,我选择了畜产品加工研究方向,主攻食品安全与控制技术等理论研究。在团队负责人赵改名教授的带领下,我逐渐离开纯粹的象牙塔,走入生产第一线,投身双汇集团攻读博士后、进入永达集团挂职技术副总、借调省工信厅消费品工业处从事监管,跑遍了河南省从南到北的肉品企业,华英、恒都、双汇、众品、皓月、大用、永达……丰富的企业生产实践,让我更多的了解了企业的技术需求,也理解了企业的难处与苦衷。我开始逐渐撇开专注畜产品原材料的局限,转入学院营养与安全团队,投身到更广阔的微生物安全及食品健康领域。

 

在给企业做食品安全培训

在给企业做食品安全培训


  食品安全、食品营养、饮食健康,在企业、在消费者、在媒体及宣传,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偏重。
以科学工作者的身份,我加入河南省食品药品辟谣联盟,以对行业负责的责任担当、以对消费者负责的使命担当,在瘦肉精、僵尸肉、速生鸡、非洲猪瘟等食品安全相关事件中,从科学的角度正确发声、借助媒体的力量扩大影响,提高消费者、媒体人、企业家的食品科学素养,让消费者能够科学认知食品与安全、健康,让企业能够主动引导健康、营养消费习惯与潮流,让媒体能够客观引导市场更趋理性化、规范化,从而促进我国食品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以食品技术人员的身份,我融入企业服务合作,以对消费者饮食安全的责任担当、以对企业存亡的使命担当,在双汇、大用、亿健、永达、大家旺、质源、汇力康、黄班长等食品企业,从企业技术服务入手,一家企业、一家企业的走访、指导,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指导生产管理与微生物控制技术,提高其产品安全水平,指导其科学认识食品添加剂并规范使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科学生产、规范生产水平,为消费者饮食安全保驾护航。
  以教师传道授业的身份,我践行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塑造品德高尚的食品生产者和管理者,把牢道德底线;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塑造技艺高超的技术员和生产厂长,把牢技术保障;培养学生的善良感恩本性,塑造强烈社会责任感,把牢忠诚担当。
  无论是科学工作者、食品技术人员还是高校教师,因为工作、学业的关系,我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在强烈跳动,祖国发展一日千里,人们早已从吃不饱、吃得饱、吃得好转变为吃的健康、吃的营养、吃的有品位。这种身边的变化最能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能展现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变化,能够参与到这一历史进程中,我倍感振奋和自豪。

 

从今后,那个继续前行的我


 

作为党代表参加校第七次党代会留影

作为党代表参加校第七次党代会留影

  

  我出生在改革开放伊始,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亲历着国家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我们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更要做历史的建设者和创造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践行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不负教师的崇高美誉;我将践行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为食品工业的发展鞠躬尽瘁;我将践行食品从业者的社会使命,为人民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我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人物简介:黄现青,男,1977年8月生,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食品安全和畜产品加工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企业横向合作等项目20余项,先后获省科技进步贰等奖、三等奖各1项。在《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Current Microbiology》、《Foodborne Pathogens and Disease》、《中国农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编、副主编教材15部。先后主讲本科生《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安全学》及硕士研究生《食品安全案例》等课程。曾获省级优秀教师,校级文明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编辑:孙淑娥 郭治鹏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