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欢迎你!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大要闻

【专题报道】回眸“十三五” 展望“十四五”(四)

时间:2020-11-13 11:00:02 来源: 宣传部、发展规划处 阅读: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扎实做好学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将“十四五”规划的编制过程,落实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过程,落实为凝聚共识、团结奋斗的过程,落实为明确发展目标、压实建设任务的过程,“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党委宣传部推出了“回眸‘十三五’ 展望‘十四五’”专题报道,诚邀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主要负责人,围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畅谈推动学校及本单位事业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即日起,学校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将陆续刊出大家的来稿(以姓氏笔画为序),希望以此启发思路,碰撞智慧,交流工作,为建设以农为优势特色的高水平大学贡献力量。

 红条

社会科学处处长  李炳军

 

 

谋划筑牢根基 推动社科研究创新能力上台阶

社会科学处处长 李炳军

 

  “十三五”期间,社会科学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以农为优势特色的高水平大学为基准扎实开展工作。一是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氛围积极向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申报科研项目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加强、科研热情和学术交流氛围逐步向好、被认可的科研团队初露头角,呈现从无到有的良好发展趋势。秉承专家学者“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学术交流会议延续不断。取得社科研究成果530余项,获得成果奖74项,获得批示10余次。二是优秀人才、科研团队、平台建设初见成效。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基础地位和对其他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优化人才培养、项目培育、团队组建以及平台构筑等科技资源配置。获“中原千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类)1人,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文社科类)2人,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1人,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1个,2个教育厅人文社科基地通过考核成为高校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其中“科学发展与农民权利研究中心”在2019年度考评工作中获得教育厅资助10万元。这是我校人文社科基地首次考核获得资助。三是科研项目立项整体数量和质量有提升。社科重大、重点项目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共获批各级各类项目515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部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9项,中央和国家其他部委项目4项,省(区、市)社科基金项目数量120项,厅局级科研项目231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15项,省市级出版基金项目1项。

  展望“十四五”,社会科学处将落实好《河南农业大学繁荣哲学社会科学2021-2025年行动计划》,继续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平台以及人才团队建设、社会调查和学术交流活动。使社会科学科研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奋勇争先的学术氛围进一步增强。

 

红条

植物保护学院院长  李洪连

 

理清思路 找准问题 明确方向 谋划发展

植物保护学院院长 李洪连

 

  “十三五”我校植物保护学院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许多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一是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2018年植物保护一级学科博士点获得批准,圆了植保人几十年的梦想;二是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专职教师人数突破8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达到95%以上,进入全国农林高校植保学科人员数量的前列,农作物病害监测与防控科研团队获批河南省创新型科研团队;三是科研创新取得新进展,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50多项,到账经费再创新高,科研成果产出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四是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招生规模大幅度增加,学生考研率、就业率继续名列学校各学院先进行列。同时,与先进高校植保学科相比,办学资源尚显不足,学院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国家级高水平成果及平台申报、国际化程度提高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提升。

  “十四五”是学院发展上台阶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在认真总结梳理“十三五”成绩和不足的基础上,对标先进典型(如国家一流学科及省特色优势学科等),瞄准国家及我省重大战略需求,立足特色优势和学院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顶天立地”和内涵发展思路,认真做好学院和学科“十四五”规划,坚持规划引领,集中发力突破,争取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国际化水平等方面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特别是要下大功夫,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力争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省部级一等奖及国家级成果申报、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争取使植保学科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红条

信息化办公室主任  李福超

 

坚持服务导向 开创智慧校园建设应用新局面

信息化办公室主任 李福超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十三五”期间,我们紧紧围绕学校发展总目标,努力为师生提供优质安全的信息化服务,使我校信息化应用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制定并发布了《河南农业大学“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获批河南省2018年高等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单位。智慧校园平台建设已基本完成,为全校的数据流转提供了信息共享平台。自动化协同办公平台和三校区视频会议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了一卡通系统的升级换代建设任务,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体验。

  “十四五”期间,学校信息化工作将以构建“智能”“安全”“开放”“共创”“育人”“治理”的信息化环境为指导,以统一的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和泛在物联网为基础,利用教育大数据技术等先进技术,建立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保障的智慧中枢,营造智能感知、人机共融、协同创新的校园信息化环境,实现校园的智能化管理。一是紧紧围绕学校特色骨干大学建设目标,做好顶层设计,制定《河南农业大学“十四五”信息化发展规划》,为学校特色骨干大学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二是加强信息化统筹工作,激发各业务部门信息化建设积极性,打造各部门共同参与的信息化建设应用共同体,形成相互支持、团结协作、融合创新的良好局面。三是坚持以满足业务部门信息化及师生需求为目标,实现数据标准化、业务数据化、流程规范化,建设全新的信息化生态系统,完成跨部门和跨系统的业务流程重组和优化。四是按照“一站服务,网上优先,营造环境,优化流程”的思路,统筹全校公共服务资源,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腿”。突出“以师生为中心”的理念,强化用户服务体验,提高应用系统和服务的可用性、易用性。

  展望“十四五”,我们努力加快推动智慧校园建设进程,强化用户服务体验和信息资源共享,着力提升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服务水平,为我校特色骨干大学建设提供强大的信息化技术保障。

 

红条

科教园区管理办公室主任  吴永林

 

建设一流科教园区 提供一流管理服务

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科教园区管理办公室主任 吴永林

 

  “十三五”期间,科教园区管理办公室立足现实,着眼发展,以“建设一流基地,提供一流服务”为目标,攻坚克难,积极进取,全力推进各项工作。条件建设进一步加强。统筹布局,进一步规范了毛庄科教园区管理,对园区基础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原阳科教园区成功获批建设立项,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稳步进行;海南生物育种基地筹划建设工作推进顺利。园区内外部环境有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师生生活条件有显著改观,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支撑。管理机制进一步理顺。进一步明确了园区功能定位,建立健全了园区配套管理制度,有效促进了园区顺利运行。服务理念进一步明确。进一步强化了服务措施,增强了服务意识,健全了服务机制,为师生提供细心周到的服务,促进园区又快又好发展。

  展望“十四五”,坚持“建设以农为优势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发展总体目标,服务学校特色骨干大学和特色骨干学科建设:一是加快推进园区重点项目建设。统筹规划,精准定位,完善基础设施支撑,加快推进重点项目总体规划和建设工作,努力促进园区信息化等配套功能升级,打造高标准、高层次现代化农业科教园区。二是全面提升园区管理水平。努力探索符合我校发展实际的园区管理运行模式、方法,充分发挥园区的功能和作用,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改善综合保障条件,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构筑园区发展新体系。三是不断优化园区服务质量。紧跟学校改革发展,围绕教学科研新要求,突出服务科研教学能力建设,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园区服务工作队伍,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拓展服务内容,推进精细精准及个性化定制服务。

 

红条

体育学院党委书记  吴旭静

 

迎接挑战 勇抓机遇

聚焦高质量发展 聚力追赶超越

体育学院党委书记 吴旭静

 

  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为学校、学院“十四五”规划编制和奋力谱写新时代新篇章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建议》在“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提到人民的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远景目标中提出到2035年要实现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中办、国办不久前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这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体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

  “十三五”期间,体育学院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各项工作中都取得了较好成绩,特别是2017年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点获批,为学科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作为体育学院党委,要继续抗牢院党委主体责任,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迎接挑战、勇抓机遇,聚焦高质量发展、聚力追赶超越,全面做好“十三五”总结,做好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编制,科学谋划好未来五年学院各项工作,用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学院事业发展高质量。

 

红条

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吴建宇

 

奋进新时代 谱写学科发展新篇章

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吴建宇

 

  河南农业大学各项事业正在快速发展,尤其是学科建设形势喜人。“十三五”期间,进入ESI全球前1%的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两个主干学科论文被引频次持续攀升,农学门类博士学位授权点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以农为优势特色更加凸显,学科核心竞争力不断攀升。

  生物学学科作为学校重要的基础与骨干学科,学科建设也得到长足发展。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与一批省部级科研平台,凝练了以农业生物学为特色的学科方向,在基础研究、SCI论文、国家基金以及本科生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特色凸显,基础学科的基础地位更加牢固,支撑面更宽;在实现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一流专业连续突破以后,本科生教学的基础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当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学科要勇于承担历史的责任与担当。“十四五”期间的任务更加艰巨,面临全面融入粮食生产核心区、“一带一路”、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机遇,而生物科技是引领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动力。学科要积极推动生物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培育,抓住关键,着眼未来,谋划长远,提高效能,顺势而上,接续奋斗,砥砺前行,谱写学科发展的新篇章。

资料整理:沈 蔚

编辑:周红飞 孙慧敏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