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欢迎你!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大要闻

【国际论坛】国家动物免疫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第一届学术研讨会在郑州成功闭幕, 线上超1万人与会

时间:2020-11-29 23:21:15 来源: 动物医学院 阅读:

 

  本网讯(通讯员 王照兰 李成龙)11月28日下午6点30分,中国–中亚五国养殖与动物疫病防控国际合作高端论坛暨国家动物免疫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第一届学术研讨会暨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兽医学科群发展研讨会在郑州成功闭幕。该研讨会为期1天,采用现场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师生代表约200人,现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线上超1万人与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动物免疫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金宁一,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动物免疫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涌,国家杰青、扬州大学校长焦新安,华南农业大学(原美国CDC资深科学家)教授肖立华,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教授吴树彪,国家杰青、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冯耀宇,国家杰青、长江学者、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教授朱兴全,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田克恭,国家杰青、吉林大学教授刘明远,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教授朱冠,国家杰青、长江学者、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刘金华,国家杰青、北京农林科学院、扬州大学教授刘爵,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杜向党,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研究员郑海学,华中农业大学、肉牛体系岗位科学家/体系疫病室主任郭爱珍,河南农业大学教授褚贝贝、胡慧、赵友宝先后作了学术报告。研讨会分上、下午进行,先后由刘明远教授、朱冠教授、肖立华教授、朱兴全教授、田克恭教授、刘爵教授、刘金华教授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动物免疫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金宁一作学术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动物免疫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金宁一作学术报告

 

  上午,金宁一作了题为《共患病毒病、疫苗与综合防控》的报告,他分别介绍和对比了影响动物和人类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健康的病毒病及其病毒,提出了“共患传染病”的概念,并强调,动物和人类呼吸系统共患病毒病在日渐加剧,神经系统共患病毒病在扩散加剧,循环系统共患病毒病在渐进性扩散,消化系统共患病毒病不容忽视。他指出,自己从1982年以来,一直围绕新发病毒病、共患病毒病的防控开展探究,在新冠疫情出现后,利用5种表达载体,设计构建了56种重组体,进行了新型冠状病毒重组候选疫苗的研发,其中一个重组亚单位候选疫苗免疫食蟹猴后,活病毒中和抗体的效价达1:2000,特异性抗体效价达1:50万以上,并建立了6种核酸、免疫、病毒载量等的检测方法。在问答环节,有我校动物医学院老师问到其对年轻研究人员有何建议时,他答道,其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青年人进到实验室,要从刷试管、试剂瓶开始;其二,要服从团队、服从导师;其三,对知识的追求不能一孔之见;其四,要有团队精神;其五,要听党的话。

 国家动物免疫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涌作学术报告

国家动物免疫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涌作学术报告

 

  张涌作了题为《家畜基因工程育种》的报告,他阐释了基因工程育种的本质,介绍了动物基因工程育种的用随机整合载体通过受精卵原核注入外源基因、随机整合载体转染体细胞、传统基因打靶、基因精准编辑4个发展阶段,育种的目的基因挖掘和评估技术、目的基因验证和安全编辑位点筛选技术、体细胞基因编辑技术、体细胞克隆技术、基因编辑克隆牛羊培育技术、体外受精胚高效发育6个关键技术,列举了8个国内外基因编辑牛的典型案例,并对转基因技术安全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呼吁停止反对转基因技术。他同时指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已有定论,即通过安全评价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在问答环节,有我校动物医学院年轻老师问到在动物遗传育种领域,我国和欧美的优势和不足时,他答道,在科研方面,我们和国外没有任何差距,齐头并进,有个别领域还优于国外,但在整体的应用方面,我们不如欧美,特别是在奶牛领域有较大差距,主要原因在于,欧美研究者将遗传育种作为一个推动奶牛业向前发展的事业,不断改良已有的品种,而我们主要依靠从国外引种来解决生产问题,他强调,我们需要改变这样传统思想,只有思想进步了,中国畜牧业的现代化才有希望。

 

国家杰青、扬州大学校长焦新安,华南农业大学(原美国CDC资深科学家)教授肖立华,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教授吴树彪,国家杰青、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冯耀宇,国家杰青、长江学者、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教授朱兴全,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田克恭,国家杰青、吉林大学教授刘明远,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教授朱冠,国家杰青、长江学者、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刘金华,国家杰青、北京农林科学院、扬州大学教授刘爵,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杜向党,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研究员郑海学,华中农业大学、肉牛体系岗位科学家/体系疫病室主任郭爱珍,河南农业大学教授褚贝贝、胡慧、赵友宝作学术报告

国家杰青、扬州大学校长焦新安,华南农业大学(原美国CDC资深科学家)教授肖立华,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教授吴树彪,国家杰青、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冯耀宇,国家杰青、长江学者、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教授朱兴全,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田克恭,国家杰青、吉林大学教授刘明远,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教授朱冠,国家杰青、长江学者、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刘金华,国家杰青、北京农林科学院、扬州大学教授刘爵,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杜向党,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研究员郑海学,华中农业大学、肉牛体系岗位科学家/体系疫病室主任郭爱珍,河南农业大学教授褚贝贝、胡慧、赵友宝分别作学术报告

 

  焦新安作了题为《动物源性食品病原微生物流行与防控新进展》的报告,肖立华作了题为《集约化养殖与人兽共患病原的传播》的报告,吴树彪作了题为《Clostridium perfringens challenge alters the expression of genes encoding proteins for apoptosis, immunity, mucin production and tight junction in broilers》的报告,冯耀宇作了题为《环孢子虫基因分型工具的建立》的报告,朱兴全作了题为《Anti-Toxoplasma vaccines: Advances, challenges, opportunities and perspectives》的报告,田克恭作了题为《家禽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研发及产业化》的报告。

  下午,刘明远作了题为《人兽共患之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报告,朱冠作了题为《Cryptosporidium as a model for global zoonotic and One health pathogen》的报告,刘金华作了题为《动物流感对人健康的威胁》的报告,刘爵作了题为《Porcine circovirus type 3 (PCV3): Pathogenesis and viral entry》的报告,杜向党作了题为《几种重要抗菌药物耐药基因的鉴定及传播机制》的报告,郑海学作了题为《重大外来动物疫病的防控》的报告,郭爱珍作了题为《中国牛病流行与防控技术现状和趋势》的报告,褚贝贝作了题为《脂质代谢参与动物病毒增殖的分子机制》的报告,胡慧作了题为《猪d冠状病毒跨种传播机制研究》的报告,赵友宝作了题为《动物病原真菌适应宿主环境的分子调控》的报告,会场上,思想交流,学术争鸣,气氛活跃。

 

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党委书记廖仲磊总结发言

我校动物医学院党委书记廖仲磊总结发言

动物医学院院长张龙现宣布此次研讨会闭幕

我校动物医学院院长张龙现宣布此次研讨会闭幕

 

  最后,我校动物医学院党委书记廖仲磊对出席本次研讨会的领导、专家、教授表示感谢,他希望,其一,出席研讨会的专家、学者能够留下宝贵意见,学院会积极予以采纳并改进;其二,参加此次研讨会的师生能够珍惜机会,认真消化报告内容;其三,学院负责会务的师生做好服务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岗。我校动物医学院院长张龙现指出,此次研讨会涵盖人兽共患病、食源性疾病、禽病、猪病和牛、羊病等方面,内容丰富,是一个学术大餐,并表示,该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与与会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他向各位专家、学者的莅临表示感谢,欢迎各位多提宝贵意见,并宣布此次研讨会闭幕。

 

摄影:黄建营 靳向阳

编辑:周红飞 孙慧敏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