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领导及机关党员干部职工集中收听收看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

各单位组织师生收看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
(本网讯 记者 黄婉珺 胡梦雨 图片 各单位)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我校师生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直播、手机等形式收听收看直播,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
在龙子湖校区综合楼一楼报告厅,校领导与机关干部职工一起收看直播。大家边听边记,直观感受到党团结和带领亿万人民脚踏实地加油干,努力绘就出的彪炳史册、浓墨重彩的壮美画卷,也深刻感受到脱贫攻坚中所辉映的百年大党的初心使命。
在各基层党委、党总支,广大师生分别以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主题活动、主题团日活动等方式收听收看大会直播。在会议室、办公室、实验室、教室、宿舍、餐厅、实践基地……大家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以及广播电视设施,学习总书记讲话精神。
校党委书记魏蒙关: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永恒丰碑,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在这场伟大胜利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个都不能少”的铮铮誓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铁血壮志,是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使命情怀,是全体党员、全中国人民上下齐心的团结气概。在这场伟大征程中,河南农业大学扎根中原沃土、助力脱贫攻坚,为河南实现脱贫攻坚贡献农大的智慧和力量。脱贫攻坚圆满落幕,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河南农业大学将以脱贫攻坚楷模为榜样,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抓好粮食生产上强担当、在发展乡村产业上做贡献、在人才队伍上强支撑,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贡献力量!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农学院教师郭天财教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的隆重举行让我的内心满怀欣喜激动,我为祖国取得的这一次历史性成就和举世瞩目成果感到十分骄傲、无比自豪!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的要求。接下来,我们要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农学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卡脖子”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加快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勇担强农兴农战略使命,争做强农兴农的排头兵,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不断作出新成绩,以更大的作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社会服务处处长贺德先: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我们备受鼓舞,干事创业的信心倍增;受表彰的先进典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前进路上的旗帜!河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是中国北方农业的典型代表。我们将继续发扬“三牛”精神,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探索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校团委书记魏玮:“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一诺千金,掷地有声。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宝贵的亲眼可见的物质财富和代代可承的精神财富,堪称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战胜贫困是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回望八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留死角的点滴实干故事,处处流露人民至上的真情实感。展望十四五新征程,我们将立足三农、团学育人,用“三牛”精神和绣花匠人心思,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抓好,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吹糠见米、落地见效。
国有资产管理处处长雷振华: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向获表彰的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学习,以他们为榜样,苦干实干加油干,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为保障学校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图书馆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侯晓慧:今天在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听到习总书记讲话中提到的脱贫攻坚成绩,深受感动,这一切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在脱贫攻坚中奋力拼搏作出贡献的时代模范。新时代新使命,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进的起点,我们要学习脱贫攻坚时代楷模,持续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每一个人都要从自己的岗位出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促进祖国早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档案馆馆长王云兰:要深刻理解脱贫攻坚伟大成就的意义,为我们党领导的伟大事业自豪,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内化于心,见之于行,高标准谋划新学期工作,高质量推动各项工作,为学校事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农学院党委书记郭战伟: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这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梦想,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这充分凸显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丰富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谱系,必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就是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伟大征程,我们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引导师生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更加强大的信仰信念信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懈努力,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林学院党委书记化青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自觉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作为目标,在工作中学先进、讲奉献、创佳绩,不断开创学院事业发展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党委书记侯永华:8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近1亿人实现脱贫,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书写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挥人才、智力、科技支撑优势,协同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立足地方实际,发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更多的时代新人。
动物医学院动物生物技术系党支部书记朱河水:这脱贫攻坚的8年是艰苦卓绝的8年,其中有1800多名同志牺牲在脱贫的岗位上;这也是成绩斐然的8年,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899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这场脱贫攻坚战中孕育了中国的脱贫攻坚精神,这是引领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另一个中国精神。我们要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再接再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动物科技学院党委书记贾磊:今天习总书记庄严宣告,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脱贫梦想,作为我校定点帮扶扶沟县大李庄乡冯老村的首任驻村第一书记,我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骄傲。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农大人情系三农是本分,农大人振兴乡村是责任。今天,习总书记的讲话对我们发出了新的号令,引领我们踏上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的征程。面对新起点新征程,阵地转移,使命永恒,整理行装再出发,我将继续贡献一个党员无悔的付出和努力。
机电工程学院团委书记黄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4亿人民迸发出了巨大的创造力和战斗力,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完成了脱贫攻坚的宏图大业。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作为一名农大辅导员,我们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时刻以强农兴农为己任,脚踏实地,创新实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全身心投入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去贫困地区就业,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建功立业,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
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系教师赵明正: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在党的号召之下,投身于精准扶贫的时代洪流,中国人整体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安康生活。这不仅是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重要表征。我们要把脱贫攻坚过程中体现出的不避艰险、因地制宜、关注长效、善作善成的精神运用于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烟草学院办公室主任牛路路:观看这次大会对我来说是一次触动思想、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近1亿人口实现脱贫,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这样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证明了坚持党的领导的必要性。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那些在脱贫攻坚中奉献自己青春甚至生命的榜样们,他们的精神,他们的事迹将时刻激励着我。我将以他们为榜样,践行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艰苦奋斗、苦干实干,以优异的成绩为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团委副书记、学生第四党支部书记王肖肖:“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不断地同贫困作斗争,摆脱贫困,也成为每个中华儿女孜孜以求的梦想。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实现了人类历史上又一次壮举。我们每个人都感到无比的兴奋与光荣!”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赵改名:全体党员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总结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经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积极参与新农科建设,抓住机遇,发挥农业院校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而努力奋斗,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献礼。
资源与环境学院青年教师党员代表李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对世界减贫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文法学院副院长李伟:乡村人才振兴、中央一号文件、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论述都明确规划了乡村振兴的战略任务,为今后学院人才培养、专业和学科发展指明方向未来,文法人要把我时代机遇,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姚锡长: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更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从脱贫攻坚取得的重大历史性成就中增强爱国主义情愫,从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中提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认真学习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深刻领会“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
国际教育学院团委副书记王海晶:广大扶贫干部,爬过最高的山,走过最远的路,去过最偏远的村寨,住过最穷的人家,哪里有需要,他们就战斗在哪里。同样身为共产党员,不同的战场,同样的信仰。作为一名辅导员,在今后的的工作中,我将对标先进,弘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扎实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工作。
许昌校区辅导员田丰收:被脱贫攻坚楷模,平凡而伟大的脱贫事迹深深感动。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摆脱贫困放在全党的工作重点上,营造了全社会扶危济困的浓厚氛围,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让我更加坚定:在党的领导下,只要我们坚持精准的科学方法、落实精准的工作要求,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弘扬“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定能取得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胜利。
编辑/李洪振 签审/王燕萍 审核/王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