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现场

牧原集团董事长秦英林讲话

校党委书记魏蒙关讲话

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讲话
本网讯(通讯员 王萌 图片 谢东明) 3月16日下午,我校杰出校友、牧原集团董事长秦英林率团回校,商谈合作共建“农大牧原联合产业研究院”事宜。校党委书记魏蒙关,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介晓磊,副校长康相涛出席在龙子湖校区综合办公楼318会议室举行的座谈会。牧原集团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魏蒙关主持座谈会。
康相涛汇报了学校与牧原集团共建“农大牧原联合产业研究院” (以下简称“研究院”)的初步方案。他指出研究院是企业化、市场化运营的新型研发机构,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研究院将围绕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系列重大科技问题,通过建立高效的奖励机制,大力度奖励科研成果,以成果转化引领产业发展,解决行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促进农牧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建立灵活的工作机制,引进、培养拔尖人才,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研究;通过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激活人才内生动力,形成高端人才集聚效应。方案还对研究院的运行管理机制、人才激励机制、成果奖励机制、合作交流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秦英林谈到共建研究院的初衷和目标。他指出,合作共建研究院可汇聚国内外一流高端人才,建设高效的科技创新平台,打造世界一流的农业大学;要通过奖励创新激发人才的内生动力,加快解决农牧产业“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问题,引领全省乃至全国农牧产业发展,打造世界粮食和食品的知名品牌。研究院将在“以奖代研”思想指导下,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高速转化,推动“双一流”大学和学科创建,促进中国农牧科技和产业创新发展。
张改平在讲话中指出,研究院的建设要高起点、高目标,通过打造示范性、标志性的产教融合发展平台,吸引顶尖人才开展科技创新和学术交流;要尽快制定详细的章程和工作制度,尽快启动研究院建设,立足企业和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需求,结合行业迫切需要和国家发展战略,推动“双一流”大学和学科创建,实现共建共享共生共荣的发展目标。他建议研究院要在现代化的治理体系下,建立一套高效的运行机制,建成开放的、自由的、高质量的产业科技合作平台。
介晓磊指出,牧原集团是世界一流的生猪生产企业,代表了我国生猪产业的最高技术水平、生产水平、组织水平和人才水平,与学校“双一流”创建具有共同的目标和方向,双方合作是有着天然的血脉联系,是必然的结果和选择。合作共建有利于提升整个养殖、食品行业全产业链,有利于实现双方现实需求和长远目标。研究院要用好奖励的杠杆作用,以成果的价值产出为导向,实现真正的产业价值。学校将尽快制订相关配套政策,完成功能对接,为牧原集团发展添砖加瓦,做好校企合作的示范引领。
魏蒙关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在与企业的合作中一定要思想解放再解放,理念更新再更新。要把科技创新政策研究透、使用活,要通过机制创新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同时也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合作的目标就是要支持学校创建一流农业大学,支撑牧原集团成为一流企业,支撑河南的一流企业成为国际一流企业。要围绕牧原企业的产业链,以问题为导向,科学配置资源,解决产业支撑问题,破解产业“卡脖子”问题。学校作为研究院的管理主体,要解决体制机制难题,创新人才引进的柔性政策,制订详细的激励办法,科学规划奖励范围。要围绕河南产业需求、中国产业发展,把研究院打造成国际开放的平台、科技创新的载体。
编辑/李洪振 签审/贺德先 审核/周红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