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座谈会现场
本网讯(记者 谢东明)9月9日,在我国第37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学校在龙子湖校区召开教师节座谈会,为辛勤耕耘的全校教职员工送上最诚挚的节日问候。校领导魏蒙关、介晓磊、李成吾、尹新明、游舸、康相涛、尚富德、杨喜田、林同保出席座谈会。教师代表、各学院及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会。校长介晓磊主持会议。

获奖教师代表发言
“师德标兵”代表农学院教师吴刘记,“教学奉献奖”代表林学院教师刘震、动物医学院教师张红英、机电工程学院教师刘圣勇,“道德模范”代表园艺学院教师孙治强,“最美教师”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鹿林分别发言。大家在发言中结合各自在教学、科研、生活等方面的切身感悟,畅谈了自己在学校各项政策支持下所取得的成绩和收获,并表达了对学校、对学生和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热爱之情。

校党委书记魏蒙关讲话
校党委书记魏蒙关代表学校向全体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诚挚的节日问候,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为学校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老教师、老领导、老同志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新加入河南农大家庭的同志表示诚挚欢迎。他指出,刚才几位先进教师代表作了有温度、有高度、有情怀的发言,结合各自工作,谈认识、谈感受、谈经验、提建议,讲得很朴实,让人深受感动和启发。
魏蒙关结合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十四五”规划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向全校教职工提出四点希望:一是要担使命,锤炼教育报国之志。要时刻敬畏“教师”的身份,始终把“教师”职责作为毕生事业,忠诚于党和人民,一心敬业乐道,潜心立德树人,切实把深厚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强国之心转化为培养更多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二是要明职责,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心。要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理想信念思想根基,做到技高一筹、精通教育,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真正当好学生理想信念的筑基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动者和崇高精神品格的涵养者,切实扛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责任。三是要立师风,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之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始终把“师德”作为根本标准,自觉提升自我品德,弘扬“园丁”和“红烛”精神,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切实做到“四个统一”。四是要勇创新,砥砺科教强农兴农之行。要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弘扬农大人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献身精神,把创新驱动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主动对接保障粮食安全、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为建成以农为优势特色的一流大学主动担当作为,为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贡献农大力量。
魏蒙关同时强调,要加强党建带动教师队伍建设。要持续抓基层,抓基础,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宣传引导凝聚师生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办好实事弘扬尊师重教传统。要把对教师的关爱与尊重落实到办实事办好事的每一个具体行动上,为教师营造潜心治学、安心从教、用心育人的良好环境。要抓住校庆努力营造和谐校园生态。要引导广大学生感怀师恩、铭念师情,大力弘扬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和奉献精神,进一步营造“崇智尚学”的良好校园文化,努力做到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

校长介晓磊主持座谈会
介晓磊回顾了今年学校事业发展取得的新进展,再次向广大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他强调,希望广大教师始终秉承情系教育的理念,践行“明德自强、求是力行”的校训,弘扬“弘农爱国、求真创新、厚德质朴、包容奋进”的农大精神,爱岗敬业,严谨笃学,开拓创新,为人师表,示范带动广大教师坚定信念,正确履行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职责,努力成为大先生,研究真问题,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希望学校各单位、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为教育教学服务的理念,尊重和关心一线教师,以教师为中心,做好服务工作,积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共同推进学校在新时代教育发展中实现办学条件的大力改善、办学层次的大力提升,为建设以农为优势特色的一流大学作出应有的贡献。
编辑/谢东明 杨钰晨 签审/周红飞 审核/王红艳